鰭读音为qí,意思是见“鳍”。

部 首
部外笔画
10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QOFJ
仓 颉
NFJPA
郑 码
RBRK
四角号码
24361
笔顺编号
352512144441213352511

#字典导航

#鰭的读音回顶部

qí ㄑㄧˊ

#基本释义回顶部

鰭 qí ㄑㄧˊ

1、见“鳍”。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fin

〈德语〉Flosse , Flossen (S)

〈法语〉nageoire dorsale

#国语词典回顶部

鰭 qí ㄑㄧˊ

 名

  • 鱼类和其他水生脊椎动物的楫状游泳器官,由刺状的硬骨或软骨间所张膜质而成。有调节运动速度、变换游泳方向以及保护身体的作用。依其所在的部位,有胸、腹、脊、臀、尾

    #康熙字典回顶部

    【廣韻】渠脂切【集韻】【韻會】渠伊切,𠀤音祁。魚脊上骨。【禮·少儀】夏右鰭。【註】脊也。【疏】夏時陽氣在魚脊,故右鰭。【史記·司馬相如傳】揵鰭擢尾。【註】正義曰:鰭,魚背上鬣也。

    又【玉篇】與鮨同。魚名。

    又鮓屬。

    #说文解字回顶部

    魚䏽醬也。出蜀中。从魚旨聲。一曰鮪魚名。旨夷切

    (鮨)魚䏽𤖕也。醬字衍。䏽者、豕肉醬也。引申爲魚肉醬。則偁魚䏽可矣。公食大夫禮牛鮨注曰。內則鮨爲膾。然則膾用鮨。謂此經之醢牛鮨、卽內則之醢牛膾也。聶而切之爲膾。更細切之、則成醬爲鮨矣。鮨者、膾之冣細者也。牛得名鮨、猶魚得名䏽也。鄭曰。今文鮨作鰭。按鰭是叚借字。說文有耆無鰭。出蜀中。謂魚醬獨蜀中有之。从魚。旨聲。旨夷切。十五部。一曰鮪魚名。鮪魚名當作鮨魚也三字一句。謂有魚名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