鮀读音为tuó,意思是古代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吹沙小鱼。看看“鮀”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5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QOPX
仓 颉
NFJP
郑 码
RWRR
四角号码
23312
笔顺编号
3525121444444535

#字典导航

#鮀的读音回顶部

tuó ㄊㄨㄛˊ

#基本释义回顶部

鮀 tuó ㄊㄨㄛˊ

1、古代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吹沙小鱼。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snakefish

〈法语〉Requin

#详细释义回顶部

鮀 tuó

 名

  • 鲇类鱼 [siluroid]
    1. 鮀鱼,俗称肥鮀。《说文》:“鮀,鲇也。”《齐民要术》有鮀臛汤法。按,吾县所称为肥鮀者,口腹俱大,背黄腹白,身滑无鳞。——民国二十八年修《巴县志》
  • 动物名。即扬子鳄 [Chinese aligator]
    1. 《图经》曰:“鮀,生南海地泽,今江湖极多…形似守宫陵鲤辈而长一二丈,背尾俱有鳞甲,善攻鮀岸,夜则鸣吼,舟人甚畏之。”——《重修政和证类本草》
  • 吹沙小鱼 [a kind of small fish]
    1. 鲨,鮀。——《尔雅》。郭璞注:“今吹沙小鱼。体圆而有点文。”

 常用组词 更多组词

#国语词典回顶部

鮀 tuó ㄊㄨㄛˊ

 名

  • 动物名。即鳘。硬骨鱼纲条鳍亚纲鲈形目鮨科。体红褐色,有许多黑色眼斑。上下颌无犬齿,后鼻孔为一垂直裂纹,鳃盖骨有二棘。常居岩礁区海域。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𠀤音駝。【爾雅·釋魚】鯊鮀。【註】今吹沙小魚,體圓而有點文。【正字通】鮀卽小沙魚別名,說文以鮀爲鮎,以鰋爲鮀,𠀤非。詳後鰋字註。

    又【本草圖經】鮀魚生湖畔土窟中,形似守宮而大,長丈餘,背尾俱有鱗甲。

    #说文解字回顶部

    鮎也。从魚它聲。徒何切

    (鮀)鮎也。釋魚、毛傳皆曰。鯊、鮀也。許以魦系樂浪潘國。釋鮀爲鮎。於古說不同。葢有所受之也。春秋傳名鮀者字子魚。玉裁又按鯊見於詩。爾雅、毛傳皆曰。鯊、鮀也。許當無異說。不當訓鮀爲鮎、而以鯊爲出樂浪潘國。葢鮎、?也。?、鮎也。許同爾雅、毛傳。而鮀下訓沙也。亦與古同。毛詩鯊本作沙。故說文無鯊字。鮀下云沙也。淺人以爲怪。遂竄改錯亂如此。諸書紀載雖有魦字、从沙省聲。此樂浪潘國之魚。非詩之沙也。故不相牽混。許書之精嚴如此。○邠風莎雞、古衹作沙。○釋魚開卷鯉鱣爲一。鰋鮎爲一。鯊鮀爲一。許說皆同。惟鱧鯇爲一。許說不同。○舍人云。鯊、石鮀也。郭云。今吹沙小魚也。體圓而有點文。从魚。它聲。徒何切。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