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读音为liè,意思是马、狮子等颈上的长毛:~鬃。刚~。鱼颔旁小鳍。〔~狗〕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狗,头比狗的头短而圆,毛棕黄或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斑点,多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吃兽类尸体腐烂的肉。扫帚的末端。看看“鬣”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15
总笔画
结 构
上下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DEVN
仓 颉
SHVVV
郑 码
CHOZ
四角号码
72712
笔顺编号
1211154333555253415445445

#字典导航

#鬣的读音回顶部

liè ㄌㄧㄝˋ

#基本释义回顶部

鬣 liè ㄌㄧㄝˋ

1、马、狮子等颈上的长毛:~鬃。刚~。

2、鱼颔旁小鳍。

3、〔~狗〕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狗,头比狗的头短而圆,毛棕黄或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斑点,多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吃兽类尸体腐烂的肉。

4、扫帚的末端。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horse's mane; fin; human whiskers

〈德语〉Borste (S)​,Mähne (S)

〈法语〉crinière

#详细释义回顶部

鬣 liè

 名

  • 某些哺乳动物颈上生长的又长又密的毛 [mane]
    1. 鬣,发鬣鬣也。——《说文》
    2. 鬣,毛也。——《广雅》
    3. 豕曰刚鬣。——《礼记·曲礼》
    4. 白马黑鬣骆。——《尔雅》
    5. 公取而朱其尾鬣以与之。——《左传·定公十年》
    6. 麦苗浅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7. 以猪鬣撩拨。——《聊斋志异·促织》
  • 又如:狮子的鬣;鬣鬣(头发向上直竖的样子)

     常用组词 鬣狗 鬣鬃 更多组词

    #国语词典回顶部

    鬣 liè ㄌㄧㄝˋ

     名

    • 胡须。
      1. 《左传·昭公七年》:「楚子享公于新台,使长者相。」
      2. 晋·杜预·注:「,须也。」
    • 兽颈上的长毛。
      1. 《礼记·明堂位》:「夏后氏骆马黑,……周人黄马蕃。」
      2. 《文选·曹植·七启》:「哮阚之兽,张牙奋。」
    • 鸟头上的毛。
      1. 《文选·枚乘·七发》:「鹓鶵????䴖,翠紫缨。」
    • 鱼类颔旁的小鬐。
      1. 《宋史·卷六二·五行志·水志下》:「有巨鱼,高数丈,……转而傍舰皆覆。」
    • 松针。
      1.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八·木篇》:「成式修行里私第,大堂前有五松两株,大财如碗。」
    • 扫帚。
      1. 《礼记·少仪》:「拚席不以,执箕膺擖。」
      2. 唐·孔颖达·正义:「谓扫地帚也。」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良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涉切,𠀤音獵。【說文】髮鬣鬣也。从髟,巤聲。或作㲱䝓。【廣雅】鬣,髦也。

    又【玉篇】長須也。【左傳·昭七年】使長鬣者相。

    又馬領毛。【禮·明堂位】夏后氏駱馬黑鬣,周人黃馬蕃鬣。

    又豕也。【儀禮·士虞禮】敢用絜牲剛鬣。【禮·曲禮】豕曰剛鬣。

    又帚端。【儀禮·旣夕】埽者執帚垂末內鬣從。【禮·少儀】拚席不以鬣。

    又【增韻】凡魚龍頷旁小鬐皆曰鬣。

    又【集韻】弋涉切,音葉。亦帚端。

    #说文解字回顶部

    髮鬣鬣也。从髟巤聲。㲱,鬣或从毛。䝓,或从豕。良涉切

    (鬣)髮鬣鬣也。?部巤下曰。毛巤也。象髮在?上及髦髮鬣鬣之形。鬛鬣、動而直上皃。所謂頭髮上指、髮上衝冠也。辭賦家言旌旗獵獵。是其假借字也。許意巤爲今馬鬣字。鬣爲顫動之字。今則鬣行而巤廢矣。人部曰。儠者、長壯儠儠也。字意略同。今左氏傳長儠作長鬛。杜以多須釋之。殊誤。須下垂、不偁鬣。凡上指者偁鬣。从髟。巤聲。此舉形聲包會意。良涉切。八部。

    (㲱)或从毛。許說毛者、通乎獸毛而言。故馬豖之髦亦曰鬣。周禮巾車翣字、故書爲䭷。亦或爲?。按䭷?皆卽?字也。𣜩體多假葛爲巤。

    (䝓)或从豖。曲禮曰。豖曰剛鬣。㣇部曰。豕鬣如筆管者曰豪。是或从豕之意也。

    #古文释义回顶部

    读音liè
    <名>兽类颈上的长毛。《促织》:“试以猪鬣撩拨虫须。”
    <名>水族类颔旁的小鳍。《满井游记》:“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名>鸟头上的毛。枚乘《七发》:“翠鬣紫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