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是多音字,1、騷读音为sāo时,意思是動亂,擾亂,不安定:~亂。~擾。~動。憂愁:“離~者,猶離憂也。”指中國屈原的《離騷》,後泛指詩文:~體。~人。~客。風~(❶指《詩經》和《離騷》,代指古代詩歌或文化;❷指婦女舉止輕佻)。舉止輕佻,作風下流:~貨。同“臊”(sāo ㄙㄠ)。2、騷读音为sǎo ㄙㄠˇ时,意思是古通“掃”,盡其所有,掃數出動:“大王宜~淮南之兵。”看看“騷”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9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CCYJ|COCJ
仓 颉
SFEII
郑 码
CUSI
四角号码
77336
笔顺编号
1211254444544251214

#字典导航

#騷的读音回顶部

sāo ㄙㄠ

#基本释义回顶部

騷 sāo ㄙㄠˉ

1、動亂,擾亂,不安定:~亂。~擾。~動。

2、憂愁:“離~者,猶離憂也。”

3、指中國屈原的《離騷》,後泛指詩文:~體。~人。~客。風~(❶指《詩經》和《離騷》,代指古代詩歌或文化;❷指婦女舉止輕佻)。

4、舉止輕佻,作風下流:~貨。

5、同“臊”(sāo ㄙㄠ)。

騷 sǎo ㄙㄠˇ 

1、古通“掃”,盡其所有,掃數出動:“大王宜~淮南之兵。”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harass, bother, annoy, disturb, agitate; sad, grieved

〈德语〉Sex-Appeal haben ,Aufruhr, Unruhe (S)

〈法语〉perturber,déranger,poésie,littérature,coquet,aguichant

#国语词典回顶部

騷 sāo ㄙㄠ

 动

  • 扰乱。
    1. 如:「骚扰」。
    2. 《诗经·大雅·常武》:「徐方绎,震惊徐方。」
    3. 汉·毛亨·传:「,动也。」

 名

  • 忧愁。
    1. 《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离者,犹离忧也。」
  • 抑郁不满的心理。
    1. 如:「满腹牢」。
  • 的简称。
    1.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昔汉武爱,而淮南作传。」
  • 泛称诗赋。
    1. 唐·刘长卿〈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五兄南华二兄〉诗:「笑语和风,雍容事文墨。」
  • 诗体的一种。如:「词」、「赋」。
    1. 臭味。
      1. 如:「臭」、「羊」。
    2. 抓、挠,以指甲轻刮。
      1. 《管子·地员》:「其人坚劲,寡有疥,终无瘠酲。」

     形

    • 淫荡的、轻佻的。
      1. 如:「骚货」、「骚包」。
    • 风雅的。
      1. 如:「骚人墨客」。
    • 指雄性的牲畜如:「牛」、「马」。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𠀤音搔。【玉篇】動也。【說文】擾也。【詩·大雅】徐方驛騷。【註】騷,擾動也。

      又【說文】一曰摩馬。

      又【揚子·方言】騷,蹇也。吳楚偏蹇曰騷。【註】蹇,跛行也。

      又【玉篇】愁也。【正字通】屈原作離騷,言遭憂也。今謂詩人爲騷人。

      又【禮·檀弓】喪事雖遽,不陵節,騷騷爾則野。【註】騷騷,急疾貌。

      又騷殺,飄揚下垂貌。【張衡·東京賦】駙承華之蒲梢,飛流蘇之騷殺。【註】流蘇,五采毛雜之,以爲馬飾,凡下垂者爲蘇。

      又騷屑,凄凉也。【謝靈運詩】騷屑出穴風。【杜甫詩】平人固騷屑。【王安石詩】歸夢得蕭騷。【歐陽修詩】休把靑銅照雙鬢,君謨今已白刀騷。

      又蒲騷,地名。【左傳·桓十一年】敗鄖師于蒲騷。【註】卽陽臺巫山,在今峽川。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先彫切,音簫。義同。

      又【正韻】蘇老切,音埽。【史記·李斯傳】竈上騷除。

      又【黥布傳】大王宜騷淮南之兵。【註】言盡舉之如埽地也。與埽通。

      又【集韻】【正韻】𠀤先到切,音燥。義同。

      又古通尤韻。【張衡·思𤣥賦】行積冰之皚皚兮,淸泉沍而不流。寒風凄其永至兮,拂雲岫之騷騷。【文選註】音修。騷騷,風動貌。

      #说文解字回顶部

      擾也。一曰摩馬。从馬蚤聲。穌遭切

      (騷)摩馬也。各本摩馬上有擾也一曰四字。淺人所增也。今删正。人曰搔。馬曰騷。其意一也。摩馬如今人之刷馬。引伸之義爲騷動。大雅常武傳曰騷、動也是也。檀弓注曰。騷騷爾、大疾。若屈原列傳曰離騷者猶離憂也。此於騷古音與憂同部得之。騷本不訓憂。而擾動則生憂也。故曰猶。从馬。蚤聲。穌遭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