饬读音为chì,意思是整顿,使整齐:整~纪律。古同“敕”,告诫,命令。谨慎:“程元凤谨~有余,而乏风节”。古同“饰”,巧饰。看看“饬”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QNTL|QNTE
仓 颉
NVOKS
郑 码
OXMY
四角号码
28727
笔顺编号
3553153

#字典导航

#饬的读音回顶部

chì ㄔˋ

#基本释义回顶部

饬 chì ㄔˋ

1、整顿,使整齐:整~纪律。

2、古同“敕”,告诫,命令。

3、谨慎:“程元凤谨~有余,而乏风节”。

4、古同“饰”,巧饰。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order; command; give command

〈法语〉ordonner,commander,arranger

#详细释义回顶部

饬 chì

 动

  • (形声。从人,从力,食声。本义:修整,整治)
    1. 同本义 [readjust]
      1. 饬,致坚也。——《说文》
      2. 周军饬垒。——《国语·吴语》。注:“治也。”
      3. 饬曲岸之际。——《淮南子·本纪》
      4. 戎车既饬。——《诗·小雅·六月》
    2. 又如:整饬;饬装(整备行装);饬兵(整顿军队)
      1. 命令 [order]。如:饬差(责令派人);饬知(上级官署给属官的告谕公文);饬查(命令下属调查)
        1. 告诫。通“敕”[admonish]
          1. 信饬百官,众功皆兴。——《史记·五帝本纪》
          2. 修德束躬,以自申饬,所以检其邪心,守其正意也。——《说苑·修文》
          3. 双饬众官,各慎其职。——《汉书·五行志上》
          4. 欲令戒饬。——《汉书·杨恽传》
        2. 又如:饬厉(告诫勉励。也作敕厉);饬勉(告诫勉励)
          1. 指责 [reproach]。如:饬责(斥责)

             形

            • 谨慎;恭敬 [respectful]
              1. 饬者,谨也,敬也。——《匡缪正俗》八
            • 又如:饬备(谨慎防备);饬愿(谨慎诚实)

               常用组词 饬令 更多组词

              #康熙字典回顶部

              【廣韻】恥力切【集韻】【韻會】蓄力切,𠀤音敕。【說文】致堅也。【玉篇】謹貌。【禮·樂記】再始以著往,復亂以飭歸。【註】再擊鼓以明其進,復擊鐃以謹其退也。

              又修治。【易·雜卦】蠱則飭也。

              又勤也。【周禮·天官·大宰】百工飭化八材。【疏】飭,勤也。

              又【冬官·考工記】飭力以長地財,謂之農夫。

              又【廣韻】整備也。【詩·小雅】戎車旣飭。【傳】飭,正也。【禮·月令】仲冬飭死事。【註】誓戒六軍,厲必死之志也。【前漢·武帝紀】飭躬齋戒。

              又與敕同。命令也。【齊語】飭其子弟,相語以事。【前漢·張敞傳】明飭長吏守丞。 【集韻】或作飾。

              #说文解字回顶部

              致堅也。从人从力,食聲。讀若敕。恥力切

              致臤也。臤者、堅也。致者、送詣也。致之於堅。是之謂飭。攷工記曰。審曲面勢以飭五材。謂五材皆必堅緻也。又曰。飭力以長地材。謂整頓其人力也。凡人物皆得云飭。飭人而筋骸束矣。飭物而器用精良矣。其字形與飾相似。故古書多有互譌者。飾在外。飭在內。其義不同。竊謂許書工下云巧飾也。當作巧也、飭也。飭卽記所謂飭五材。辨民器。謂之百工。不徒修飾其外而已。凡經傳子史之譌皆可以意正之。飭與敕義略相近。敕、誡也。从人力。食聲。讀若敕。恥力切。一部。

              #古文释义回顶部

              读音chì
              <动>整治,整顿。《诗经.小雅.六月》:“戎车既饬。”《汉书.燕刺王旦传》:“饬武备。”今有双音词“整饬”。
              <形>谨慎。《宋史.程元凤传论》:“程元凤谨饬有馀而乏风节。”(乏风节:缺少气节。)
              <动>通“敕”。告诫。《汉书.黄霸传》:“宜令贵臣明饬长吏守丞。”(明:明白地。)《汉书.五行志上》:“又饬众官,各慎其职。”(慎:谨慎,指慎守。)
              饬躬同“饬身”。正已。也作“敕躬。”《后汉书.冯衍传下》:“于今遭清明之时,饬力行之秋,而怨仇丛兴,讥议横世。”
              饬正整饬而使端正。《汉书.谷永传》:“昔舜饬二女,以崇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