韪读音为wěi,意思是是,对(常和否定词连用):冒天下之大不~。看看“韪”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9
总笔画
结 构
半包围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JGHH
仓 颉
AOQS
郑 码
KABY
四角号码
65802
笔顺编号
2511121341152

#字典导航

#韪的读音回顶部

wěi ㄨㄟˇ

#基本释义回顶部

韪 wěi ㄨㄟˇ

1、是,对(常和否定词连用):冒天下之大不~。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right; proper; perpriety

〈德语〉richtig

〈法语〉bon,louer

#详细释义回顶部

韪 wěi

 形

  • (形声。从是,韦声。本义:是;对)
    1. 同本义 [right]
      1. 韪,是也。——《说文》
      2. 犯五不韪。——《左传·隐公十一年》
      3. 君子韪之。——《左传·昭公二十年》
      4. 人韪其言。——《明史》
    2. 又如:冒天下大不韪(这里的“不韪”“罪”“反国家罪”的意思)
      1. [good]
        1. 京室密清,罔有不韪。——《文选·东京赋》
      2. 美好 [fine]
        1. 故开元、 天宝间,播兄弟七人皆擢进士第,衣冠光韪。——《新唐书》

       常用组词 更多组词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于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𠀤音偉。【說文】是也。从是,韋聲。【左傳·隱十一年】犯五不韙。【前漢·敘傳】昭韙見戒。【註】張晏曰:是也。明其是者,戒其非也。【後漢·荀爽傳】五韙咸備。 【集韻】通作愇。

      #说文解字回顶部

      是也。从是韋聲。《春秋傳》曰:“犯五不韙。” 愇,籒文韙从心。于鬼切

      是也。古文尙書曰。時五者來僃。今文尙書作五是來僃。李賢於李雲荀爽傳皆引史記五是來僃可證。凡史記多用今文尙書也。荀爽對策曰。五韙咸僃。韙與是義同。六書之轉注也。李雲上書曰。五氏來僃。氏與是音同在十六部。六書之叚借也。从是。韋聲。于鬼切。十五部。春秋傳曰。犯五不韙。左傳隱十一年文。

      #古文释义回顶部

      读音wěi
      <形>是;对。常常“不韪”连用。《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形>美;善。张衡《东京赋》:“京室密清,罔有不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