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读音为suī,意思是連詞,把意思推開一層,表示“即使”或是“縱然”的意思,後面多有“可是”、“但是”相應:~然。~則。麻雀~小,五臟俱全。

部 首
部外笔画
9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KJWY
仓 颉
RIOG
郑 码
JINI
四角号码
60115
笔顺编号
25125121432411121

#字典导航

#雖的读音回顶部

suī ㄙㄨㄟ

#基本释义回顶部

雖 suī ㄙㄨㄟˉ

1、連詞,把意思推開一層,表示“即使”或是“縱然”的意思,後面多有“可是”、“但是”相應:~然。~則。麻雀~小,五臟俱全。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although, even if

〈德语〉obschon, obwohl, selbst wenn, zwar (Konj)

〈法语〉bien que,malgré que

#国语词典回顶部

雖 suī ㄙㄨㄟ

 连

  • 虽然、尽管。表示容忍让步。
    1. 《孟子·滕文公上》:「诗云:『周旧邦,其命惟新。』」
    2. 《韩非子·说林上》:「海水多,火必不灭矣。」
  • 纵然、即使。表示假设推想。
    1. 《论语·学而》:「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 《列子·汤问》:「我之死,有子存焉。」

 副

  • 独、只。
    1. 《论语·子罕》:「譬如平地,覆一篑,进,吾往也。」

雖 ​suí ㄙㄨㄟˊ

  • (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回顶部

    〔古文〕𨾡【唐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𠀤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

    又【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

    又【玉篇】推也。

    又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

    又《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

    #说文解字回顶部

    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息遺切

    (雖)佀蜥易而大。易各本作蜴。誤。今正。此字之本義也。自借以爲語䛐。尟有知其本義者矣。常棣云。每有良朋。又云。雖有兄弟。傳云。每、雖也。凡人竆極其欲曰恣雎。雖卽雎也。按方言守宮在澤中者、東齊海岱謂之螔䗔。注云。似蜥易大而有鱗。䗔字疑雖之誤。从虫。唯聲。息遺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