閧是多音字,1、閧读音为hòng时,意思是古同“哄”,喧闹。2、閧读音为xiàng时,意思是古同“巷”,街巷;胡同。看看“閧”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6
总笔画
结 构
上包围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UAWI
仓 颉
ANTC
郑 码
XDEO
四角号码
77801
笔顺编号
25112511122134

#字典导航

#閧的读音回顶部

hòng ㄏㄨㄥˋ

xiàng ㄒㄧㄤˋ

#基本释义回顶部

閧 hòng ㄏㄨㄥˋ

1、古同“哄”,喧闹。

閧 xiàng ㄒㄧㄤˋ

1、古同“巷”,街巷;胡同。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boisterous; clamor, noise

#国语词典回顶部

閧  

  • 「哄 」的异体字。

    #康熙字典回顶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貢切,音哄。【廣韻】兵鬭也。【集韻】鬭聲。【孟子】鄒與魯閧。【博雅】閧,鬭也。【釋文】胡貢反。

    又【廣韻】胡絳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降切,𠀤音巷。義同。

    又【集韻】與𨞠同。【說文·𨞠字註】里中道也。或作𨜕巷衖。

    又姓。 【韻會】毛氏曰:當作鬨,从鬥从共。鬥音鬭,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廣韻云,今與門戸字同,其實非也。【正韻】孟子,鄒與魯鬨。揚子,一鬨之市。皆有兩音,後人傳寫,誤从門。今塲屋中,用孟子揚子,及經史中假借字,姑从門,其餘宜依本文。 【廣韻】俗作闀。

    #说文解字回顶部

    鬭也。从鬥共聲。《孟子》曰:“鄒與魯鬨。”下降切

    (鬨)鬥也。舊作鬭。今正。从鬥。共聲。下降切。張鎰胡弄切。九部。孟子曰。鄒與魯鬨。梁惠王篇文。趙曰。鬨、鬬聲也。猶構兵而鬬也。劉𤋮曰。鬨構也。構兵以鬬也。按趙注長。吕覽。崔杼之子相與私鬨。高曰。鬨、鬭也。鬨讀近鴻。緩氣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