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读音为tóng,意思是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纯铜。亦称“红铜”)。青~。黄~。~矿。~器。~币。~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看看“铜”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6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QMGK
仓 颉
OPBMR
郑 码
PLD
四角号码
87720
笔顺编号
31115251251

#字典导航

#铜的读音回顶部

tóng ㄊㄨㄥˊ

#基本释义回顶部

铜 tóng ㄊㄨㄥˊ

1、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纯铜。亦称“红铜”)。青~。黄~。~矿。~器。~币。~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copper, brass, bronze

〈德语〉Kupfer (Element 29, Cu)​ (S, Chem)

〈法语〉cuivre,laiton,bronze

#详细释义回顶部

铜 tóng

 名

  • (形声。从金,同声。本义:金属名,古称赤金)
    1. 同本义 [copper]
      1. 铜,赤金也。——《说文》
      2. 章山之铜,所谓丹阳铜也。今世有白铜,盖点化为之,非其本质。——《汉书·货殖列传》
      3. 以精铜铸成。——《后汉书·张衡传》
      4. 首衔同凡。
    2. 以一价和二价为主的金属元素,有延性和展性,是热和电最佳导体之一,是唯一的能大量天然产出的金属,也存在于各种矿石(例如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赤铜矿和孔雀石)中,能以金属状态及黄铜、青铜和其他合金的形态用于工业、工程技术和工艺上。如:铜山(出产铜矿的山);铜花(铜屑);铜金(赤铜);铜粉(铜屑。铜和其他金属熔融在一起所做出来的黄金色粉状合金,可当作颜料);铜陵(产铜的山);铜落(铜屑。可入药);铜腥(铜的腥臭味)
      1. 铜制的[器物] [bronze;brass;copper]。如:铜丸(铜铸的小球);铜牙(弩上钩弦的钩叫牙,以铜制者称铜牙);铜瓦(铜制的瓦);铜史(漏刻铜壶上的铜人像);铜印(铜铸的印章。也称“铜章”);铜兵(铜制的兵器);铜狄(铜铸的人。即“铜人”。或称“金人”);铜洗(铜制的盥洗用具);铜柱(铜制的柱子);铜荷(铜制的烛台。形似荷叶);铜猊(铜制的狮形香炉);铜浑(铜制的浑天仪。又叫“铜仪”);铜鼻(古代官印上铜制的鼻状纽孔)
        1. 铜铸的货币。也用以泛指金钱 [copper;money]
          1. 铜制乐器 [brasswind instrument]
            1. 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某律”。——汉· 贾谊《胎教》
          2. 铜印 [bronze seal]
            1. 不由其德,五两之纶,半通之铜,亦泰矣。——《法言》
          3. 铜镜 [bronze mirror]
            1. 对客心如怯,窥铜只自怜。——明· 袁宏道《病起偶题》

           形

          • 喻坚固的 [solid]。如:铜郭(形容城郭的坚固,如同铜铸一般);铜堞(像铜铁般坚固的城堞。堞是城上的女墙);铜楼(华美坚固的楼房);铜山铁壁(比喻风节的坚毅刚正);铜头铁额(比喻人非常勇猛强悍)
            1. 喻坚强,强大有力的 [strong]。如:铜豌豆(喻有经验的老狎妓者)

               常用组词 铜板 铜版 铜币 铜臭 铜锤 铜鼓 铜管乐 铜焊 铜活 铜婚 铜匠 铜匠鸟 铜筋铁骨 铜镜 铜锣 铜模 铜器 铜器时代 铜钱 铜墙铁壁 铜丝 铜像 铜圆 铜子儿 更多组词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𠀤音同。【說文】赤金也。【本草集解】銅有赤白靑三種。赤銅出川廣雲貴等處,山中土人穴山采礦,鍊取之。白銅出雲南,靑銅出南番。【廣韻】金之一品。【前漢·律歷志】凡律度量用銅者,取爲物至精,不爲燥濕寒暑變節,不爲霜露風雨攺形也。

              又自然銅。一名石髓鉛。

              又銅靑。【本草集解】銅之精華,卽空綠,以次空靑也。【抱朴子·金丹卷】銅靑塗脚,入水不腐。

              又地名。【左傳·成九年】執諸銅鞮。【註】銅鞮,晉別縣,在上黨。【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銅瀨縣。

              又山名。【前漢·吳王濞傳】吳有豫章郡銅山。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屬官有辨銅令丞。【註】辨銅,主分別銅之種類也。

              又宮名。【左傳·襄三十一年】銅鞮之宮數里。【註】銅鞮,晉離宮。

              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銅鞮伯華。

              又【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註】銅池,承霤也。以銅爲之。

              又【古今注】秦始皇有名馬曰銅爵。

              又【史記·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

              又與洞通。【山海經】洞庭之山。【註】洞,或作銅。

              #说文解字回顶部

              赤金也。从金同聲。徒紅切

              赤金也。銅色本赤。今之白銅、化爲之耳。食貨志曰。金有三等。黃金爲上。白金爲中。赤金爲下。孟康曰。赤金、丹陽銅也。按丹陽銅卽吳王濞傳章郡銅山、貨殖傳章山之銅也。从金。同聲。徒紅切。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