鐻读音为jù,意思是古代一种像钟的乐器:“销锋铸~。”古同“锯”。看看“鐻”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13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QHAE|QHGE
仓 颉
CYPO
郑 码
PIGQ
四角号码
81132
笔顺编号
341124312153151353334

#字典导航

#鐻的读音回顶部

jù ㄐㄩˋ

#基本释义回顶部

鐻 jù ㄐㄩˋ

1、古代一种像钟的乐器:“销锋铸~。”

2、古同“锯”。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drumstick

#详细释义回顶部

鐻 jù

 名

  • 古代的一种乐器,夹置钟旁,为猛兽形,本为木制,后改用铜铸 [bell]
    1.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庄子·达生》
  • “虡” [same as 虡]。古代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

     常用组词 更多组词

    #国语词典回顶部

    鐻 jù ㄐㄩˋ

     名

    • 乐器名。形似钟,初为木制,后改用铜铸。
      1. 《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成,见者惊犹鬼神。」
      2. 唐·成玄英·疏:「者,乐器,似夹钟。亦言似虎形,刻木为之。」
    • 悬挂钟鼓的架子两旁所立的柱子。《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 阳,销以为钟。」也作「虡」。

      #康熙字典回顶部

      【廣韻】其呂切【集韻】【正韻】臼許切,𠀤音巨。與簴同。鍾鼓之柎也。【史記·秦始皇紀】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爲鍾鐻。【註】鐻,音巨。

      又【廣韻】【集韻】𠀤居御切,音據。樂器。形似夾鍾,削木爲之。【莊子·達生篇】梓慶削木爲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註】鐻,音據。樂器也。

      又【集韻】【正韻】𠀤求於切,音渠。【集韻】金銀器名。【山海經】靑要之山,䰠武羅司之,穿耳以鐻。【郭璞曰】鐻,金銀器名。【後漢·張奐傳】遺金鐻八枚。【註】鐻,音渠。食器名。未詳形制。【左思·魏都賦】鐻耳之傑。

      又【廣韻】九魚切【韻會】斤於切,𠀤音居。義同。

      #说文解字回顶部

      𧇽或从金豦。或當作篆。此亦丄部之例也。周禮典庸器注。橫者爲筍。從者爲鐻。釋文曰。鐻舊本作此字。今或作虡。按經典鐻字衹此一處。此字葢秦小篆。李斯所作也。泰始皇本紀。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爲鐘鐻。本篇引賈生論云。銷鋒鑄鐻。三輔黃圖曰。始皇收天下兵。銷以爲鐘鐻。高三丈。字皆正作鐻。葢梓人爲?本以木。始皇乃易以金。李斯小篆乃改爲从金豦聲之字。司馬賦云。千石之鐘。萬石之鉅。正謂秦物。史記作鉅。卽鐻字之異者也。鐘鐻與金人爲二事。本紀、賈論、西都西京二賦、三輔黃圖皆竝舉。漢賈山傳、陳項傳各舉其一。學者或認爲一事。非也。典庸器經文作?。注文作鐻。此鄭氏注經之通例。如禮經經文作庿。注文作廟。周禮經文作眡。注文作視。皆是也。

      #古文释义回顶部

      读音
      <名>同“虡”,古代悬挂钟的架子两旁的柱子。《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名>一种兵器。《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
      读音
      <名>古代少数民族用的金或银耳环。《后汉书.张奂传》:“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