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读音为jǐn,意思是见“锦”。

部 首
部外笔画
8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QRMH
仓 颉
CHAB
郑 码
PNLI
四角号码
86127
笔顺编号
3411243132511252

#字典导航

#錦的读音回顶部

jǐn ㄐㄧㄣˇ

#基本释义回顶部

錦 jǐn ㄐㄧㄣˇ

1、见“锦”。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brocade, tapestry; embroidered

〈德语〉Brokat (S)​,schön, elegant, glänzend, bunt, prächtig, prachtvoll, pompös (Adj)​,Jin (Eig, Fam)

〈法语〉brocart,splendide,élégant

#国语词典回顶部

錦 jǐn ㄐㄧㄣˇ

 名

  • 一种色彩鲜艳、有各种花纹图案的丝织品。
    1. 如:「文」、「蜀」。
    2. 《荀子·赋》:「杂布与,不知异也。」
  • 姓。如汉代有被。

     形

    • 美丽鲜明。
      1. 如:「霞」、「云」、「笺」。
    • 比喻花样繁多。
      1. 如:「什」。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飮切,音𥖜。【說文】襄色織文也。从帛金聲。【徐曰】襄,雜色也。漢魏郡有縣,能織錦綺,因名襄邑。【釋名】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故字从金帛。【詩·衞風】衣錦褧衣。【傳】錦,文衣也。【左傳·襄三十一年】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拾遺記】員嶠山有冰蠶,霜覆之,然後成繭。其色五采,後代效之,染五色絲,織以爲錦。

    又【五代史·吳越世家】臨安有大樹,錢鏐幼時戲於此,及貴歸,衣以錦,號其樹曰衣錦將軍。

    又【南窗紀談】中散大夫,舊說謂之十樣錦。受命之初,不俟恩赦,便許封贈父母,一也。妻封郡君,二也。不隔郊奏薦,三也。奏子爲職官,四也。乗馬許行馳道,五也。馬鞍上施紫絲座,六也。馬前執破木板,七也。宴殿用金器具朶殿上,八也。許上遺表,九也。國史立傳,十也。

    又姓。漢郞中令錦被。

    又貝錦,蟲名。【詩·小雅】萋兮菲兮,成是貝錦。【註】水中介蟲,文似錦。

    又水名。【前漢·司馬相如傳】漢宮有水錦,水有鴛。

    又【廣輿記】成都府城南有錦江,一名汶江,織錦濯此則鮮麗,其地曰錦里,其城曰錦官城。

    #说文解字回顶部

    襄邑織文。从帛金聲。居飲切文二

    (錦)襄邑織文也。漢地理志、郡國志陳畱郡屬縣有襄邑。今河南歸德府睢州治卽故縣地。地理志云。縣有服官。李善引陳畱記云。襄邑渙水出其南。睢水經其北。傳云。睢渙之閒出文章。故其黼黻絺繡。日月華蟲。以奉宗廟御服焉。司馬彪輿服志云。襄邑歲獻織成虎文。按許以漢法釋古。謂若今之襄邑織文卽經典之錦文也。毛傳。貝、錦文也。禹貢。厥匪織貝。鄭注云。貝、錦名也。凡爲織者。先染其絲。乃織之。則成文矣。禮記云。士不衣織。从帛。金聲。居飮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