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读音为dǐ,意思是高级官员的住所(现多用于外交场合):官~。府~。私~。旅舍:客~。~店。停:~车。屏风。姓。看看“邸”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5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QAYB
仓 颉
HMNL
郑 码
RHSY
四角号码
77727
笔顺编号
3515452

#字典导航

#邸的读音回顶部

dǐ ㄉㄧˇ

#基本释义回顶部

邸 dǐ ㄉㄧˇ

1、高级官员的住所(现多用于外交场合):官~。府~。私~。

2、旅舍:客~。~店。

3、停:~车。

4、屏风。

5、姓。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official residence, residence of

〈法语〉résidence

#详细释义回顶部

邸 dǐ

 名

  • (形声。从邑,氐( dǐ )声。本义:战国时诸侯或朝见皇帝时在京城的住所。泛指官员办事或居住的处所)
    1. 同本义 [guild hall]
      1. 邸,属国舍也。——《说文》
      2. 舍燕邸。——《汉书·卢绾传》。注:“诸侯王及诸郡朝宿之馆,在京师者谓之邸。”
    2. 又如:邸城(古代在京师为郡国诸侯或外藩君主朝觐起居所建的小城)
      1. 高级官员、贵族办事或居住的地方 [residence of a high official]。如:官邸;邸阁(屯积军粮的场所);邸观(邸舍与楼观);邸院(邸宅);私邸
        1. 店铺 [hotel]。如:邸店(古代兼具堆栈、商店、客舍性质的店铺)
          1. 止,到 [till;to]
            1. 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史记·河渠书》
            2. 邸余车兮方林。——《楚辞·屈原·涉江》

           常用组词 邸报 邸宅 更多组词

          #国语词典回顶部

          邸 dǐ ㄉㄧˇ

           名

          • 古代诸侯入京,朝见天子的住所。
            1. 《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范雎)​敝衣闲步之,见须贾。」
            2. 《汉书·卷四·文帝纪》:「代王谢曰:『至而议之。』」
            3. 唐·颜师古·注:「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
          • 高级官员的住所。
            1. 如:「府」、「官」、「私」。
            2. 《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者寄居饭食。」
          • 旧称诸侯王。
            1. 《北史·卷四三·张彝传》:「王甚美其才,与河内张衡俱见礼重,晋称为二张焉。」
            2. 唐·元稹〈授薛昌朝等王傅等制〉:「择才以佐诸,选士以列东朝。」
          • 旅馆。
            1. 《宋史·卷四三○·道学传·黄干传》:「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
          • 屏风。
            1. 《周礼·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则张毡案,设皇。」
            2. 唐·贾公彦·疏:「谓以版为屏风,又以凤皇羽饰之,此谓王坐所置也。」
          • 器物的底部。
            1. 《周礼·春官·典瑞》:「四圭有,以祀天、旅上帝。」
          • 姓。如汉代有桂,明代有鹏。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𠀤音底。【說文】屬國舍也。【徐曰】諸侯來朝,所舍曰邸,有根柢也,根本所在也。【前漢·文帝紀】至邸而議之。【註】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歸至也。今人因謂逆旅皆曰邸舍。

            又凡物之底皆曰邸。【爾雅·釋器】邸謂之柢。【註】根柢皆物之邸。邸卽底,通語也。

            又圭之本亦曰邸。【周禮·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註】圭本著于璧,圭末四出也。

            又屛風也。【周禮·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則張氊案,設皇邸。【註】張氊案,以氊爲牀,于幄中設皇邸,謂以板爲屛風,染羽象鳳凰羽色以爲之,王座所置也。

            又【正韻】至也。與抵通。【史記·河渠書】西邸瓠口。

            又觸也。【宋玉·風賦】邸萼葉而振氣。【註】邸與抵同。

            又姓。【集韻】漢上郡太守邸柱。

            又【韻會】【正韻】𠀤𨻰知切,音池。【周禮·冬官考工記】絲三邸。 【廣韻】俗作𨚎。亦作䣌。

            #说文解字回顶部

            屬國舍。从邑氐聲。都禮切

            (邸)屬國舍也。文帝紀曰。入代邸。顏注曰。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歸至也。按今俗謂旅舍爲邸。經典假借邸爲柢。如典瑞四圭有邸是也。釋器。邸謂之柢。當作秪謂之邸。釋言曰。柢、本也。鄭司農引作邸本也可證。爾雅皆釋經之辭。从邑。氐聲。都禮切。十五部。

            #古文释义回顶部

            读音
            <名>战国时各国的客馆;汉各郡王侯为朝见而设置在京都的住所。《史记.吕后本纪》:“迎代王于邸。”
            <名>官员办事或居住的住所。班固《世态炎凉》:“(朱)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
            <名>客店;旅店。《宋史.黄干传》:“干因留客邸。”
            <动史动>使……来到。《涉江》:“邸余车兮方林。”
            <名>粮库。《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治斜谷邸阁。”
            <动>通“抵”。到;到达。《史记.河渠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
            邸报汉唐地方长官在京师设邸,传抄诏令奏章等,报给各藩国,所以称为邸报,后泛指朝廷官报。
            邸第王侯贵族的住宅。
            邸阁屯积军粮或物资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