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读音为chí,意思是慢,缓:~缓。~笨。~钝。~疑。~重(zhòng )。~滞。晚:~到。~暮,~早。推~。延~。姓。看看“迟”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结 构
半包围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NYPI
仓 颉
YSO
郑 码
XMSW
四角号码
37308
笔顺编号
5134454

#字典导航

#迟的读音回顶部

chí ㄔˊ

#基本释义回顶部

迟 chí ㄔˊ

1、慢,缓:~缓。~笨。~钝。~疑。~重(zhòng )。~滞。

2、晚:~到。~暮,~早。推~。延~。

3、姓。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late, tardy; slow; delay

〈德语〉spät ,spät

〈法语〉tard,en retard,lent

#详细释义回顶部

迟 chí

 形

  • (形声。本义:慢慢走)
    1. 同本义。泛指慢 [walk slowly;slow]
      1. 迟,徐行也。——《说文》
      2. 迟,缓也。——《广雅》
      3. 废彻不迟。——《诗·小雅·楚茨》
      4. 行道迟迟。——《诗·邶风·谷风》
      5. 迟归有待。——《易·归妹》
      6. 陵迟故也。——《荀子·宥坐》
      7.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迟徐(缓慢);迟滞(缓慢阻滞)
      1. 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slow;obtuse]
        1. 料事同而迟速不同。——魏源《默觚下》
        2. 周少言重迟。——《汉书·杜周传》。注:“谓性非敏速也。”
      2. 迟疑;犹豫 [hesitate to]
        1.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late]
        1. 迟,晚也。——《广雅》
        2. 汤降不迟。——《诗·商颂·长发》
      4. 又如:他来迟了;迟疾(太晚,耽搁太久)
        1. [early]。如:迟旦(黎明,清晨);迟明(黎明,清晨)
          1. 长久 [long]
            1. 昭假迟迟。——《诗·商颂·长发》
          2. 又如:迟久(长久)

             常用组词 迟笨 迟迟 迟到 迟钝 迟缓 迟慢 迟暮 迟误 迟延 迟疑 迟早 迟滞 迟滞 更多组词

            #康熙字典回顶部

            〔古文〕邌【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𨻰尼切【正韻】𨻰知切,𠀤音墀。【說文】徐行也。【廣韻】久也,緩也。【詩·衞風】行道遲遲。【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

            又【孔子閒居】無體之禮,威儀遲遲。【註】緩而不迫也。

            又委遲,迴遠貌。【詩·小雅】周道倭遲。

            又【韻會】棲遲,息也。【詩·𨻰風】可以棲遲。

            又姓。【書·盤庚】遲任有言。【註】古賢人。

            又尉遲,複姓。

            又【廣韻】【韻會】直利切【集韻】直吏切【正韻】直意切,𠀤音稚。【廣韻】待也。【後漢·章帝紀】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

            又【趙壹傳】實望昭其懸遲。【註】懸心遲仰之。

            又遲明卽黎明。【前漢·高帝紀】遲明,圍宛城三匝。【註】遲,未也。天未明之頃也。【衞靑傳】遲明行二百餘里。【註】遲,待也。待天欲明也。

            又【正韻】欲速而以彼爲緩曰遲,使彼徐行以待亦曰遲。【荀子·修身篇】遲彼止而待我。

            又乃也。【史記·春申君傳】遲令韓、魏歸帝重于齊。【註】遲,猶値。値,猶乃也。 【韻會】遅遟𨒈𠀤同。

            #说文解字回顶部

            徐行也。从辵犀聲。《詩》曰:“行道遲遲。”𨒈,遲或从𡰥。遟,籒文遲从屖。直尼切

            徐行也。今人謂稽延爲遲。平聲。謂待之爲遲。去聲。从辵。犀聲。直尼切。十五部。詩曰。行道遲遲。邶風文。毛曰。遲遲、舒行皃。

            #古文释义回顶部

            读音chí
            <形>慢,缓慢。《庖丁解牛》:“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孔雀东南飞》:“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动>迟疑,犹豫。《琵琶行》:“琵琶声停欲语迟。”
            <形>晚。《战国策.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形>迟钝。《汉书.杜周传》:“周少言重迟,而内深次骨。”
            迟迟1.缓慢的样子。白居易《长恨歌》:“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2.从容不迫的样子。《礼记.孔子闲居》:“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3.迟疑不前的样子。范晔《后汉书.邓彪等传论》:“统之方轨易因,险途难御,故昔人明慎于所受之分,迟于歧路之间也。”
            迟回徘徊;迟疑。也作“迟徊”。杜甫《垂老别》诗:“忆昔少壮日,迟徊竟长叹。”
            迟暮比喻苍老、晚年。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
            迟日1.日子久。《商君书.君臣》:“迟旷久、积劳私门者得。”2.春日。杜甫《绝句二首》之一:“迟江山丽,春风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