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读音为jiǎn,意思是跛,行走困难:~足。~步。迟钝,不顺利:~涩。~滞。~拙。~运。时乖命~。傲慢。穷困。驽马,亦指驴。文言语助词:~谁留兮中洲?姓。看看“蹇”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10
总笔画
结 构
上下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PFJH|PAWH
仓 颉
JTCO
郑 码
WDOJ
四角号码
30801
笔顺编号
44511221342512134

#字典导航

#蹇的读音回顶部

jiǎn ㄐㄧㄢˇ

#基本释义回顶部

蹇 jiǎn ㄐㄧㄢˇ

1、跛,行走困难:~足。~步。

2、迟钝,不顺利:~涩。~滞。~拙。~运。时乖命~。

3、傲慢。

4、穷困。

5、驽马,亦指驴。

6、文言语助词:~谁留兮中洲?

7、姓。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lame, crippled; unlucky

〈德语〉Schwierigkeiten, Schwierigkeit (S)​,Jian (Eig, Fam)

〈法语〉boiter,malheur

#详细释义回顶部

蹇 jiǎn

 形

  • (形声。从足,寒省声。本义:跛足)
    1. 同本义 [lame]
      1. 蹇,跛也。——《说文》
      2. 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来连。——《素问·骨空论》
      3. 驾蹇驴而无策兮。——《楚辞·谬谏》
      4. 郤克偻,而鲁使蹇。——《史记·晋世家》
      5. 策蹇驴,囊图书。——马中锡《中山狼传》
      6. 红装而蹇者。——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2. 又如:蹇兔(不能急走的跛脚兔。比喻弱小者);蹇驴(走不快的羸弱之驴);蹇人上天(跛子登天。比喻不可能的事)
      1. 艰阻,不顺利 [hard;untoward]
        1. 蹇侘傺而含戚。——《楚辞·九章·哀郢》
      2. 又如:蹇拙(艰险;不走运);蹇蹇(艰难、不顺遂的样子);蹇剥(艰困,比喻时运不好);蹇步(行走艰难);蹇连(艰难的样子)
        1. “謇”。口吃 [stutter]。如:蹇言
          1. 傲慢 [proud]。如:偃蹇;骄蹇;蹇纵(傲慢放纵);蹇傲(高傲;傲慢)
            1. 正直的样子 [upright]。如:蹇辞(忠正耿直之言);蹇蹇(忠正耿直的样子)
              1. 行动迟缓 [slow]。如:蹇蹶(步履缓慢的样子);蹇缓(步履缓慢)

                 名

                • 劣马或跛驴 [jade or lame donkey]
                  1. 策蹇赴前程。——唐· 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
                • 又如:蹇味儿(驴子的别称;蠢驴);蹇驴一鸣,荒鸡三号(天亮时。比喻事情见了分晓);蹇驴(跛蹇驽弱的驴);蹇蹄(劣马);蹇瘠(瘦弱的驴马)

                     动

                    • 骑驴 [ride a donkey]
                      1. 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常用组词 蹇涩 蹇修 蹇运 蹇滞 蹇拙 更多组词

                    #国语词典回顶部

                    蹇 jiǎn ㄐㄧㄢˇ

                     形

                    • 跛脚、行动不便。
                      1. 《史记·卷三九·晋世家》:「却克偻而鲁使。」
                      2. 宋·陆游〈病中作〉诗:「身羸支枕久,足下堂疏。」
                    • 困苦、艰难、不顺利。
                      1.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况诗人多,如陈子昂、杜甫,各授一拾遗,而迍剥至死。」
                    • 迟钝、不流利。
                      1. 如:「蹇涩」、「蹇滞」。
                      2. 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言辞蹇吃,更甚扬雄。」
                    • 傲慢。
                      1. 《公羊传·襄公十九年》:「为其骄,使其世子处乎诸侯之上也。」

                     名

                    • 体弱的坐骑。
                      1. 《汉书·卷一○○·叙传上》:「是故驽之乘,不骋千里之涂。」
                      2. 《聊斋志异·卷二·凤阳士人》:「士人絷檐梧,乃即坐。」
                    •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坎(☵)​上。表处难时,应修身养德,以渡难关。

                       助

                      • 发语词,无义。
                        1. 《楚辞·屈原·九歌·湘君》:「谁留兮中洲?」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居偃切【集韻】【韻會】紀偃切,𠀤音犍。【說文】跛也。【釋名】蹇,跛蹇也,病不能執事役也。【史記·晉世家】卻克僂,而魯使蹇,衞使眇。【前漢·敘傳】駑蹇之乗。【莊子·達生篇】聾盲跛蹇。

                      又【易·蹇卦】蹇,難也,險在前也。【又】王臣蹇蹇。【疏】涉蹇難而往濟蹇,故曰王臣蹇蹇也。

                      又【左傳·哀六年】彼皆偃蹇,將棄子命。【註】偃蹇,驕敖。【屈原·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註】高貌。【又】何瓊珮之偃蹇兮。【註】衆盛貌。

                      又【九歌】靈偃蹇兮姣服。【註】舞貌。【補註】委曲貌。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蹇產溝瀆。【註】蹇產,屈折也。

                      又【管子·四時篇】毋蹇華絕芋。【註】蹇,拔也。

                      又【屈原·離騷】蹇將憺兮壽宮。【註】蹇,詞也。

                      又【博雅】蹇,擾也。

                      又姓。【左傳·僖三十二年】穆公訪諸蹇叔。【註】秦大夫。【屈原·離騷】吾令蹇脩以爲理。【註】蹇脩,伏羲之臣也。

                      又【廣韻】九輦切【集韻】【韻會】九件切,𠀤搴上聲。

                      又【集韻】巨偃切,音鍵。義𠀤同。

                      又與褰同。【莊子·山木篇】蹇裳躩步。【楚辭·九章】憚蹇裳而濡足。【補註】蹇,讀若褰。

                      又與謇同。【屈原·離騷】余固知謇謇之爲患兮。【註】謇謇,忠貞貌。易曰:王臣謇謇。【補註】今《易》作蹇蹇。先儒引經多如此,蓋古今本不同耳。【六書正譌】蹇从足,寒省聲。跛爲正義,借爲蹇難、蹇直字。別作謇,非。

                      #说文解字回顶部

                      跛也。从足,寒省聲。九輦切〖注〗臣鉉等案:《易》:“王臣蹇蹇。”今俗作謇,非。

                      (蹇)𤿑也。尣部曰。𤿑、蹇也。是爲轉注。𤿑、曲脛也。易曰。蹇、難也。行難謂之蹇。言難亦謂之蹇。俗作謇。非。从足。寒省聲。九輦切。十四部。按各本?作跛。又於蹇篆之上出跛篆。云行不正也、從足皮聲、一曰足排之、讀若彼。此後人不知跛卽?之隷變而增之耳。今刪。曲禮。立毋跛。鄭云。跛、偏任也。此謂形體偏任一邊如?者然。凡經傳多作跛。

                      #古文释义回顶部

                      读音jiǎn
                      <形>跛,行动迟缓。东方朔《七谏.谬谏》:“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
                      <名>特指劣马或跛驴。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策蹇赴前程”
                      <形>困苦;不顺利。《九章.哀郢》:“蹇侘傺而含感。”
                      ③<句首语气词>通“謇”。《九章.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州。”
                      <形>通“謇”。口吃;结巴。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言辞蹇吃,更甚扬雄。”
                      蹇步行路艰难。
                      蹇涩言语艰涩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