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读音为qìng,意思是均见“亲”。

部 首
部外笔画
9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USHQ
仓 颉
YDBUU
郑 码
SUFL
四角号码
06912
笔顺编号
4143112342511135

#字典导航

#親的读音回顶部

qīn ㄑㄧㄣ

qìng ㄑㄧㄥˋ

#基本释义回顶部

親 qìng ㄑㄧㄥˋ

1、均见“亲”。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relatives, parents; intimate

〈德语〉lieb, teuer (V)​,nah, verwandt

〈法语〉beaux-parents de sa progéniture,parent,proche,embrasser,de même sang,intime,en personne

#国语词典回顶部

親 qīn ㄑㄧㄣ

 名

  • 父母。亦单指父或母
    1. 如:「双」、「慈」。
    2. 《礼记·奔丧》:「始闻丧。」
    3. 《史记·卷九三·卢绾传》:「卢绾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
  • 泛称和自己有血缘或因婚姻而建立亲戚关系的人。
    1. 如:「近」、「姻」。
    2. 唐·杜甫〈送远〉诗:「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 婚姻。
    1. 如:「结」、「成」。
  • 新娘。
    1. 如:「娶」、「迎」。
    2.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话表送的张姑娘合褚大娘子扶著何玉凤姑娘上了轿。」
  • 关系密切,可以信任的人。
    1.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惠怀无,内外弃之。」
  • 情谊。
    1. 《荀子·非相》:「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
  • 姓。如周代有弗。

     动

    • 接近。
      1. 《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仁。」
      2. 《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 爱。
      1. 如:「相亲相爱」。
      2. 《孟子·滕文公上》:「人之其兄之子,为若其邻之赤子乎?」
    • 接吻,或用面部接触。
      1. 如:「低下头去孩子。」
      2. 《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戴著斗笠亲嘴──差著一帽子。」

     形

    • 本人的、自己的。
      1. 如:「亲自」、「亲手」、「亲眼目睹」。
    • 有直接血统关系的。
      1. 如:「兄弟」、「姊妹」、「亲骨肉」。
    • 关系密切的、值得信任的。
      1. 《孟子·梁惠王下》:「王无臣矣。」

     副

    • 本身直接参与处理。
      1. 如:「理家务」。
      2. 宋·范成大〈岩桂〉诗三首之二:「越城芳径手栽,红浅黄深次第开。」

    親 qìng ㄑㄧㄥˋ

    • 参见「亲家 」条。

      #康熙字典回顶部

      〔古文〕𢈥寴𡩁【唐韻】【正韻】七人切【集韻】【韻會】雌人切,𠀤七平聲。【廣韻】愛也。【孝經序】親譽日著。【註】慈愛之心曰親。【荀子·不苟篇】交親而不比。【註】親謂仁恩。【周語】慈惠保民,親也。

      又近也。【易·乾卦】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

      又【增韻】躬也。【詩·小雅】弗躬弗親。【箋】言不躬而親之也。【禮·文王世子】世子親齊𤣥而養。【註】親,猶自也。

      又【釋名】襯也。言相隱襯也。【增韻】姻也。【禮·大傳】親者,屬也。【疏】謂有親者,各以屬而爲之服。【左傳·昭十四年】祿勳合親。【杜註】親,九族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隂禮敎親,則民不怨。【註】謂男女之禮,婚姻以時,則男不曠,女不怨。

      又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也。【管子·牧民篇】上服度則六親固。

      又【前漢·禮樂志註】如淳曰:父、子、從父昆弟、從祖昆弟、曾祖昆弟、族昆弟,爲六親。

      又姓。【史記·孟嘗君傳】齊王逐周最,而聽親弗。【註】親弗,人姓名。【戰國策】作祝弗。

      又通作新。【大學】在親民。【程註】親,當作新。

      又【唐韻】七遴切【集韻】【韻會】七刃切【正韻】寸遴切,𠀤七去聲。【左傳·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註】以親疏爲分別。【釋文】有平去兩音。

      又【廣韻】親家也。【集韻】婚姻相謂爲親。

      又叶蒼先切,音千。【楊方·合歡詩】磁石引長針,陽燧下焱煙,宮商聲相和,心同自相親。 【字彙】古从𣐽。今省作亲。【集韻】或作媇儭。○按字彙補又作𧠍𧠸𧡘,非。

      #说文解字回顶部

      至也。从見亲聲。七人切

      (親)至也。至部曰。到者、至也。到其地曰至。情意懇到曰至。父母者、情之冣至者也。故謂之親。从見。𣐽聲。七人切。十二部。李斯刻石文作?。左省一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