袲是多音字,1、袲读音为chǐ时,意思是古同“袳”。2、袲读音为nuǒ时,意思是〔????~〕衣好貌。

部 首
部外笔画
6
总笔画
结 构
上中下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YQQE
仓 颉
YNIV
郑 码
SRRR
四角号码
00732
笔顺编号
413543543534

#字典导航

#袲的读音回顶部

chǐ ㄔˇ

nuǒ ㄋㄨㄛˇ

#基本释义回顶部

袲 chǐ ㄔˇ

1、古同“袳”。

袲 nuǒ ㄋㄨㄛˇ

1、〔????~〕衣好貌。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戈支切【集韻】【韻會】余支切,𠀤音移。地名。【春秋·桓十五年】公會宋公、衞侯、𨻰侯于袲,伐鄭。【註】袲,宋地,在沛國相縣西南。

又【韻會】尺氏切,音侈。衣長好貌。

又奴可切,音娜。【玉篇】𧙃袲。詳𧙃字註。 亦作袳。

#说文解字回顶部

衣張也。从衣多聲。《春秋傳》曰:“公會齊矦于袳。”尺氏切

(袳)衣張也。張篇、韵皆作長。非。按袳之言侈也。經典?用袳字者。多作移、作侈。表記曰。衣服以移之。注云。讀如禾氾移之移。猶廣大也。周禮注曰。大夫已上移袂。少牢饋食禮曰。主婦被錫衣移袂。注云。移者、葢半士妻之袂以益之。从衣。多聲。尺氏切。古音在十七部。春秋傳曰。公會齊侯于袳。桓十五年文。左氏經作公會宋公、衞侯、陳侯于袲。公羊經作公會齊侯、宋公、衞侯、陳侯于侈。穀梁經與左同。許偁左也。左無齊侯、許言齊侯者、容今左傳有奪。袲與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