蜼读音为wèi,意思是一种体形较大的长尾猴,黄黑色,尾长数尺:“猿~昼吟。”看看“蜼”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8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JWYG
仓 颉
LIOG
郑 码
INI
四角号码
50115
笔顺编号
25121432411121

#字典导航

#蜼的读音回顶部

wèi ㄨㄟˋ

#基本释义回顶部

蜼 wèi ㄨㄟˋ

1、一种体形较大的长尾猴,黄黑色,尾长数尺:“猿~昼吟。”

#国语词典回顶部

蜼 lěi ㄌㄟˇ

  • 参见「蜼彝 」条。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集韻】【韻會】𠀤以醉切,音𧸽。【爾雅·釋獸】蜼卬鼻而長尾。【註】似獮猴而大。【山海經】鬲山,其獸多犀象熊羆,多猿蜼。【註】蜼似猴,鼻向上,尾四五尺,頭有岐,蒼黃色,雨則自懸樹,以尾塞鼻孔,或以兩指塞之。【司馬相如·上林賦】蜼玃飛𤢹。

    又【廣韻】力軌切,音壘。蜼彝。【周禮·春官】祼用虎彝蜼彝。

    又【正韻】呼對切,音誨。【韻會】余救切,音狖。義𠀤同。

    #说文解字回顶部

    如母猴,卬鼻,長尾。从虫隹聲。余季切

    (蜼)如母猴。猶言禺屬也。禺者、母猴屬。許書多言母猴。母猴、獼猴、沐猴一聲之轉。周禮蜼彝。鄭曰。蜼、禺屬。卬鼻長尾。釋獸文也。卬者、望欲有所庶及也。張揖注上林曰。蜼似母猴。卬鼻而長尾。郭注爾雅、山海經皆曰。似獼猴。尾長數尺、有𡵨。鼻露向上。雨卽自縣樹。以尾塞鼻。从虫。隹聲。余季切。十五部。按山海經注曰音遺。又音誄。注爾雅曰。零陵南康人呼餘。建平人呼相贈遺之遺。又音余救切。皆土俗輕重不同耳。左思吴都賦劉注引異物志說狖、與郭說蜼同。狖余幼切。正因蜼有余救一切而别製字耳。異物志、譙允南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