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读音为fú,意思是〔~蝣〕昆虫,幼虫生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翅两对,在水面飞行。成虫生存期极短,交尾产卵后即死。〔蚍~〕见“蚍”。看看“蜉”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7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JEBG
仓 颉
LIBND
郑 码
IPYA
四角号码
52147
笔顺编号
2512143443521

#字典导航

#蜉的读音回顶部

fú ㄈㄨˊ

#基本释义回顶部

蜉 fú ㄈㄨˊ

1、〔~蝣〕昆虫,幼虫生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翅两对,在水面飞行。成虫生存期极短,交尾产卵后即死。

2、〔蚍~〕见“蚍”。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mayfly; kind of large insect

〈法语〉grosse fourmi

#详细释义回顶部

蜉 fú

 名

  • (形声。从虫,孚声。本义:蚍蜉:大蚂蚁) 同本义 [mayfly]。如:蜉蝣羽(比喻只顾目前,不图将来的人);蜉蝣撼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常用组词 更多组词

    #国语词典回顶部

    蜉 fú ㄈㄨˊ

    • 参见「蜉蝣 」条。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縛謀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𠀤音浮。【說文】作𧖚,蚍𧖚也。今作蜉。【爾雅·釋蟲】蚍蜉,大螘。【疏】螘大者別名蚍蜉。【韓愈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又【韻會】引《漢書》註:蚍𧖚,蜉蝣,渠略也。【詩·曹風】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爾雅·釋蟲】蜉蝣,渠略。【註】似蛣蜣,身狹則長,有角,黃黑色,聚生糞土中,朝生暮死,豬好啖之。陸璣曰:似甲蟲,有角大如指,長三四寸,甲下有翅能飛。夏月隂雨時地中出,今人燒炙噉之,美如蟬也。樊光謂之糞中蝎蟲。【揚子·方言】蜉䖻,秦、晉之閒謂之渠略。

      #说文解字回顶部

      商何也。从虫寽聲。力輟切

      𧕰或从虫、从孚。孚聲。古音孚讀如浮。

      #古文释义回顶部

      读音
      见“蜉蝣”。
      蜉蝣一种昆虫,生存期极短。郭璞《游仙》:“借问蜉辈,宁知龟鹤年?”
      比喻短暂的人生。苏轼《赤壁赋》:“寄蜉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