蔦读音为niǎo,意思是见“茑”。

部 首
部外笔画
11
总笔画
结 构
上下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AWVO|AQOU
仓 颉
THAF
郑 码
ERZ
四角号码
44327
笔顺编号
12232511154444

#字典导航

#蔦的读音回顶部

niǎo ㄋㄧㄠˇ

#基本释义回顶部

蔦 niǎo ㄋㄧㄠˇ

1、见“茑”。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the convovulvus; parasitic plants such as mistletoe; Ribes ambiguum

#国语词典回顶部

蔦 niǎo ㄋㄧㄠˇ

 名

  • 植物名。落叶小灌木。茎略能蔓爬,寄生于桑、榆等树上;直立,下部有时横卧,高约六十公分。叶呈掌状分裂,略作圆形,边缘有钝锯齿状,叶柄长,表面有细毛。花白微带绿色,果实球形。生长在大陆地区四川等地的深山中。种子煎服,可治水肿,亦可作利尿剂与通经药。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都了切,音鳥。寄生也。【詩·小雅】蔦與女蘿,施于松柏。

    又【正韻】泥了切,音裊。【集韻】多嘯切,音釣。義𠀤同。【說文】或从木作樢。

    #说文解字回顶部

    寄生也。从艸鳥聲。《詩》曰:“蔦與女蘿。”樢,蔦或從木。都了切

    (蔦)寄生艸也。艸字各本脫。依毛詩音義及韵會補。小雅傳曰。蔦、寄生也。陸璣曰。蔦一名寄生。葉似當盧。子如覆盆子。本艸經。桑上寄生。一名寓木。一名宛童。按寓木、宛童見釋木。从艸。毛、陸皆曰寄生耳。許獨云寄生艸者。爲其字之從艸也。鳥聲。詩音義云。說文音弔。唐韵都了切。二部。詩曰。蔦與女蘿。小雅頍弁文。

    (樢)蔦或從木。艸屬故從艸。寓木故從木。廣雅釋木作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