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读音为chú,意思是见“刍”。

部 首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结 构
上下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QBTT
仓 颉
PUPU
郑 码
RYRZ
四角号码
27427
笔顺编号
3552335523

#字典导航

#芻的读音回顶部

chú ㄔㄨˊ

#基本释义回顶部

芻 chú ㄔㄨˊ

1、见“刍”。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mow, cut grass; hay, fodder

〈德语〉geschnittenes Gras ,Heu, Stroh

〈法语〉foin,paille,couper de l'herbe

#国语词典回顶部

芻 chú ㄔㄨˊ

 动

  • 割草。
    1. 《说文解字·艸部》:「,刈艸也。」
    2. 《左传·昭公六年》:「禁刍牧采樵,不入田,不樵树,不采蓺。」
  • 饲养。
    1. 《周礼·地官·牛人》:「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职人而之。」

 名

  • 喂养牲畜的草料。
    1. 《国语·周语中》:「廪人献饩,司马陈。」
  • 吃草的牲口。
    1. 《淮南子·时则》:「乃命宰祝行牺牲,案刍豢。」
    2. 唐·高诱·注:「草养曰 ,谷养曰豢。」
  • 禾茎、禾杆。
    1. 《礼记·祭统》:「及迎牲,君执纼,卿大夫从,士执。」
    2. 汉·郑玄·注:「谓稿也,杀牲时用荐之。」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側愚切【正韻】楚徂切,𠀤音初。【說文】刈草也。【詩·大雅】詢于芻蕘。【疏】芻者飼牛馬之草。【孟子】猶芻豢之悅我口。【趙註】草食曰芻。【韻會】羊曰芻,犬曰豢,皆以所食得名。

又【禮·祭統】士執芻。【註】藁也。【詩·小雅】生芻一束。【箋】苽草刈取以用曰芻,故曰生芻。

又草名。【小雅】終朝采綠。【箋】綠,王芻也。

又梵語謂僧曰苾芻。

又芻尼。【許彥周詩話】嘗作七夕詩,押潘尼字,難于屬和,後讀《藏經》,有呼喜鵲爲芻尼。

又姓。見【何氏姓苑】。

又【集韻】葘尤切,音鄒。【韓愈·駑驥詩】力小若易制,價微良易酬。渴飮一斗水,饑食一束芻。 【六書正譌】芻象包束草之形,俗作蒭,非。【干祿字書】通作𦷝、𦱪。𦷝字原从艸从口从丑作。

#说文解字回顶部

刈艸也。象包束艸之形。叉愚切

(芻)刈艸也。謂可飤牛馬者。象包束艸之形。叉愚切。古音在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