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读音为wén,意思是见“闻”。看看“聞”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8
总笔画
结 构
上包围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UBD
仓 颉
ANSJ
郑 码
XDCE
四角号码
77401
笔顺编号
25112511122111

#字典导航

#聞的读音回顶部

wén ㄨㄣˊ

#基本释义回顶部

聞 wén ㄨㄣˊ

1、见“闻”。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hear; smell; make known; news

〈德语〉riechen, hören (V)​,Wen (Eig, Fam)

〈法语〉entendre,sentir (une odeur)​,information

#国语词典回顶部

聞 wén ㄨㄣˊ

 动

  • 听到。
    1. 如:「百闻不如一见」。
    2.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弦歌之声。」
    3.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
  • 传达、传布。
    1. 《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于野。」
    2. 《吕氏春秋·审应览·重言》:「与仲父谋伐莒,谋未发而其国。」
  • 著称。
    1. 《隋书·卷七七·隐逸传·李士谦传》:「髫齓丧父,事母以孝。」
    2. 唐·李白〈赠孟浩然〉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
  • 用鼻子嗅。
    1.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其香。」
    2. 《韩非子·十过》:「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酒臭而还。」

 名

  • 知识。
    1. 如:「见闻广博」、「孤陋寡」。
    2. 《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赞曰》:「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
    3. 《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俚人不识,寡见尟。」
  • 音讯、消息。
    1. 如:「新」、「趣」。
    2.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网罗天下放失旧,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
    3. 《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上》:「彪乃继采前史遗事,傍贯异,作后传数十篇。」
  • 姓。宋代有闻见。

    聞 wèn ㄨㄣˋ

     名

    • 名誉、名望。
      1. 明·张自烈《正字通·耳部》:「,声誉曰。」
      2. 《书经·微子之歌》:「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
      3. 唐·韩愈〈原毁〉:「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也。」

     形

    • 著名的、有名望的。
      1. 如:「闻人」。

    #康熙字典回顶部

    〔古文〕𦕁䎽䎹𦖫𥹢【唐韻】【集韻】𠀤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又【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又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又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又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𧲂,見則天下大風。

    又【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𠀤音問。【韻會】聲所至也。【詩·小雅】聲聞于天。【書·呂𠛬】𠛬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又【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註】令聞,善譽也。

    又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又【韻補】叶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说文解字回顶部

    知聞也。从耳門聲。䎽,古文从昏。無分切

    (聞)知聲也。往曰聽。來曰聞。大學曰。心不在焉。聽而不聞。引申之爲令聞廣譽。从耳。門聲。無分切。十二部。

    (䎽)古文从昏。昏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