緄读音为gǔn,意思是见“绲”。

部 首
部外笔画
8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XJXX
仓 颉
VFAPP
郑 码
ZKRR
四角号码
26912
笔顺编号
55444425111535

#字典导航

#緄的读音回顶部

gǔn ㄍㄨㄣˇ

#基本释义回顶部

緄 gǔn ㄍㄨㄣˇ

1、见“绲”。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cord; woven belt; hem; hemming

〈德语〉Kordel, Kord (S)

〈法语〉cordon,ceinture brodée,coudre

#国语词典回顶部

緄 gǔn ㄍㄨㄣˇ

 名

  • 绳、带子。
    1. 《诗经·秦风·小戎》:「交韔二弓,竹闭縢。」
    2. 汉·毛亨·传:「,绳。」
    3. 《晋书·卷二五·舆服志》:「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带,以彩组为绲带。」

 动

  • 一种缝纫的方法,沿著衣服的边缝上布条、蕾丝等做装饰。
    1. 如:「一道边」。

#康熙字典回顶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本切,音袞。【說文】繡帶也。【詩·秦風】竹閉緄縢。【傳】緄,繩也。【後漢·南匈奴傳】童子佩刀緄帶各一。【註】緄,織成帶也。

又【集韻】胡昆切,音魂。縫也。

又【集韻】戸袞切,音混。混夷或作緄。【史記·匈奴傳】自隴以西有綿諸緄戎。【註】字當爲混。

又【集韻】公渾切,音昆。義同。

#说文解字回顶部

織帶也。从系昆聲。古本切

(緄)織成帶也。各本無成字。依文選七啓注、後漢南匈奴傳注補。玉篇帶誤章。凡不待翦裁者曰織成。緄帶見後漢書。葢非三代時物也。詩小戎。竹秘緄縢。毛傳曰。緄、繩也。此古義也。而許不取之。過矣。漢碑用爲衮字。从糸。昆聲。古本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