紬是多音字,1、紬读音为chōu时,意思是抽引,理出丝缕的头绪。缀集:“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匮之书。”2、紬读音为chóu时,意思是古同“绸”。看看“紬”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5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XMG
仓 颉
VFLW
郑 码
ZKIA
四角号码
25960
笔顺编号
55444425121

#字典导航

#紬的读音回顶部

chōu ㄔㄡ

chóu ㄔㄡˊ

#基本释义回顶部

紬 chōu ㄔㄡˉ

1、抽引,理出丝缕的头绪。

2、缀集:“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紬 chóu ㄔㄡˊ

1、古同“绸”。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kind of thin silk

〈德语〉Kronanwalt, Seidentalar (eines Kronanwalts)​ (S)

〈法语〉(soie)​,soie (arch.)​

#详细释义回顶部

紬 chōu

 动

  • 引出 [draw forth]
    1. 燕见紬绎。——《汉书·谷永传》。注:“引其端绪也。”
    2. 紬大弦而雅声流。——宋玉《高唐赋》
  • 又如:紬绩(缀织,抽丝,纺绩)
    1. 缀集 [collect]
      1. 紬绩昐。——《史记·历书》。索壹椉楟:“紬绩女工紬绩之意。”
      2. 紬史记。——《太史公自序》。索隐:“谓缀集也。”
    2. 又如:紬次(缀集排列);紬绩(缀集;编集)
      1. 另见 chóu

         常用组词 紬绎 更多组词

        紬 chóu

        • (形声。从糸,由声。本义:粗绸)
          1. 同本义 [fabric made from waste silk]
            1. 紬,大丝缯也。——《说文》。注:“大丝缯即左闵二传所谓大帛之冠。”
          2. 又如:紬布(粗丝织成的绢)
            1. “绸” [silk] 。如:紬缎(绸缎)
              1. 另见 chōu

                 常用组词 更多组词

                #国语词典回顶部

                紬 chóu ㄔㄡˊ

                 名

                • 丝织品的通称。
                  1. 宋·陆游〈秋晚雨中〉诗:「醉来且拥黄睡,莫问何时后土干。」

                紬 chōu ㄔㄡ

                 动

                • 抽引。
                  1. 如:「䌷绎」。
                  2. 《文选·宋玉·高唐赋》:「大弦而雅声流,冽风过而增悲哀。」
                  3. 李善注引《字林》曰:「,引也。」
                • 缀集。
                  1. 《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康熙字典回顶部

                【廣韻】直由切【集韻】【韻會】陳留切,𠀤音儔。【說文】大絲繒也。【急就篇註】抽引麤繭緒,紡而織之曰紬。

                又【集韻】丑鳩切,音抽。【釋名】紬,抽也。絲端出細緒也。

                又謂之經。【史記·歷書】紬績日分。【註】紬績者,如女工紬緝之。

                又【史記·太史公自序】紬史記金匱石室之書。【註】紬,謂綴集之也。

                又【前漢·谷永傳】燕見紬繹。【註】師古曰:紬,讀曰抽。紬繹者,引其端緒也。

                又【宋玉·高唐賦】紬大絃而雅聲流。【註】紬,引也。

                又【集韻】直祐切,音宙。【博雅】業也。【類篇】𦂈或作紬。

                又【集韻】似救切,音岫。【類篇】緒也。

                #说文解字回顶部

                大絲繒也。从糸由聲。直由切

                (紬)大絲繒也。大絲較常絲爲大也。左傳。衞文公大帛之冠。大帛謂大絲繒。後漢書大練亦謂大絲練也。獨𣃔說飛軨以緹紬廣八尺。長拄地。今繒帛通呼爲紬。不必大絲也。叚借爲抽字。史記。紬石室金匱之書。徐廣音抽。師古漢書音冑。皆是也。音胄謂同籒也。籒者、讀書也。釋名曰。紬、抽也。抽引絲耑出細緒也。與許說迥異。从糸。由聲。直由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