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读音为xiào,意思是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容。~颜。~眯眯。谈~风生。讥嘲:~柄。~话。~谈。贻~大方。嘲~。见~。耻~。看看“笑”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结 构
上下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TTDU
仓 颉
HHK
郑 码
MMGD
四角号码
88804
笔顺编号
3143143134

#字典导航

#笑的读音回顶部

xiào ㄒㄧㄠˋ

#基本释义回顶部

笑 xiào ㄒㄧㄠˋ

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容。~颜。~眯眯。谈~风生。

2、讥嘲:~柄。~话。~谈。贻~大方。嘲~。见~。耻~。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smile, laugh, giggle; snicker

〈德语〉lachen, lächeln (V)

〈法语〉rire,sourire,ridiculiser

#详细释义回顶部

笑 xiào

 动

  •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1. 同本义 [smile; laugh]
      1. 笑,喜也。——《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 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
      2. 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
      3. 一握为笑。——《易·萃》
      4. 载笑载言。——《诗·卫风·氓》
      5. 言笑晏晏。
      6. 两小儿笑曰。——《列子·汤问》
      7.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论语·宪问》
      8.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9. 笑而止之。——《列子·汤问》
      10. 笑而不顾。——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又如:笑唏唏(笑嘻嘻);笑咍咍(大声地笑);笑浪(无拘束地大笑);笑面夜叉(外貌和气、心地狠毒的人)
      1. 讥笑;嘲笑 [ridicule]
        1. 顾我则笑。——《诗·邶风·终风》
        2.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笑端(笑柄);笑骂从汝(我行我素,不顾他人饥笑责骂);笑弄(讥笑;嘲弄);笑侮(嘲笑戏弄)
        1. 玩笑;逗乐 [joke;make fun of]
          1. 勿以为笑。——《诗·大雅·板》
        2. 又如:笑嗷(喜笑;玩闹);笑乐院本(戏曲演出在正戏前加演的小戏);笑耍头回(宋元时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讲一个小故事作引子)
          1. 喜爱;羡慕 [like]。如:笑眼传心(相视而笑,以目传情);笑悦(欢笑喜悦);笑叹(可笑可叹)
            1. 比喻花朵开放 [flow;open]
              1. 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唐太宗《赋得残菊花》
            2. 又如:笑笑(花盛开的样子);笑靥金(菊花的别称)

               常用组词 笑柄 笑不唧儿 笑哈哈 笑呵呵 笑话 笑噱 笑嗑亚热 笑乐 笑里藏刀 笑脸,笑脸儿 笑料 笑林 笑骂 笑眯眯 笑面虎 笑纳 笑容 笑容可掬 笑声 笑谈 笑微微 笑纹 笑嘻嘻 笑谑 笑颜 笑靥 笑盈盈 笑语 笑逐颜开 更多组词

              #国语词典回顶部

              笑 xiào ㄒㄧㄠˋ

               动

              • 因欣喜而在脸上露出快乐表情,或发出喜悦的声音。
                1. 如:「玩」、「嬉」、「微」。
                2. 《论语·宪问》:「乐然后,人不厌其。」
              • 、嘲
                1. 如:「见」、「耻」。
                2. 《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3. 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不自量。」

               副

              • 致赠时,希望对方接受的敬辞。
                1. 如:「笑纳」。
                2. 《水浒传·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礼,酬谢大郎不杀之恩,不要推却,望乞留。」

              #康熙字典回顶部

              〔古文〕咲𠇄【廣韻】私妙切【集韻】【韻會】仙妙切【正韻】蘇弔切,𠀤音肖。【廣韻】欣也,喜也。【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

              又嗤也,哂也。【易·萃卦】一握爲笑。【詩·邶風】顧我則笑。【毛傳】侮之也。【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論語】夫子莞爾而笑。【註】小笑貌。

              又獸名。【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

              又【韻補】思邀切。【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淮南子·汜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地上生毛。

              又入宥韻,音秀。【江總詩】玉臉含啼還自笑,若使琴心一曲奏。 或作咲。【前漢·揚雄傳】樵夫咲之。 亦省作关。【前漢·薛宣傳】一关相樂。

              #说文解字回顶部

              此字本闕。私妙切〖注〗臣鉉等案:孫愐《唐韻》引《說文》云:“喜也。从竹从犬。”而不述其義。今俗皆从犬。又案:李陽冰刊定《說文》从竹从夭義云:竹得風,其體夭屈如人之笑。未知其審。文百四十四 重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