犂读音为lí,意思是同“犁”。看看“犂”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8
总笔画
结 构
上下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TQTH|TQTG
仓 颉
HHHQ
郑 码
MFMM
四角号码
27502
笔顺编号
312343533112

#字典导航

#犂的读音回顶部

lí ㄌㄧˊ

#基本释义回顶部

犂 lí ㄌㄧˊ

1、同“犁”。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plow

#康熙字典回顶部

【廣韻】郎奚切【集韻】【韻會】憐題切,𠀤音黎。【玉篇】耕具也。【廣韻】墾田器。山海經曰:後稷之孫叔均所作。魏略曰:皇甫隆爲燉煌太守,敎民作樓犂。【管子·乗馬篇】丈夫二犂,童五尺一犂。【正字通】宋淳化五年,武允成獻踏犂一具,不用牛,以人力運。

又【廣韻】耕也。【前漢·匈奴傳】犂其庭。【註】師古曰:犂,耕也。

又【史記·呂后紀】犂明。【註】徐廣曰:犂猶比也,將明之時。

又【南越傳】犂旦,城中皆降伏波。【註】徐廣曰:呂靜云:犂,結也。結猶連及逮至也。

又【史記·犂旦註】索隱曰:犂,黑也。天未明而尚黑也。

又【史記·歷書】祝犂協洽。【註】祝犂,巳也。

又【前漢·匈奴傳】其國稱之曰撐犂孤塗單于。匈奴謂天爲撐犂,謂子爲孤塗。

又【汲冢周書】孅犂。【註】北狄之別名。【史記·秦本紀】丹犂臣蜀。【註】丹犂,二戎號也。臣伏於蜀。

又【匈奴傳】薪犂之國。【前漢·西域傳】蒲犂國王治蒲犂國。

又地名。【左傳·哀十年】取犂及轅。【註】犂,一名隰濟,南有隰隂縣。

又【史記·西南夷傳】以筰都爲沈犂郡。【前漢·地理志】犂縣,屬東郡。

又育犂縣,屬東萊郡。【後漢·安帝紀】攻夫犂營。【註】夫犂,縣名,屬遼東屬國。

又人名。【左傳·昭二十九年】顓頊氏有子曰犂,爲祝融。【註】犂爲火正。 【廣韻】同𤛿。【集韻】本作𤛿,或省作𥝫。類篇或作𤛼。【正韻】亦作犁。

又【廣韻】力脂切【集韻】【韻會】良脂切,𠀤音棃。【廣韻】牛駁。【論語】犂牛之子。【註】犂雜文。

又【集韻】一曰耕也。

又【書·泰誓】播棄犂老。【傳】駘背之耉稱犂老。【疏】孫炎曰:耉,面凍犂色,似浮垢也。【釋文】犂力私反,又力兮反。

又【春秋·定六年】晉人執宋行人樂祈犂。

又【左傳·哀十年】取犂。【釋文】𠀤力兮反,又力之反,二音皆可讀。 【集韻】或作𤛼斄。【韻會】俗作犁。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犂然,栗然也。【莊子·山木篇】犂然有當於人之心。音義不當留。

#说文解字回顶部

耕也。从牛黎聲。郎奚切

(𤛿)耕也。山海經曰。后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郭傳。始用牛犂也。按耒部耕訓?。是?耕二字互訓。皆謂田器。今人分別。誤也。仲尼弟子列傳。冉耕、字伯牛。司馬耕、字子牛。論語。司馬牛。孔注曰。宋司馬犂也。此可證司馬牛名耕、一名犂也。葢其始人耕者謂之耕。牛耕者謂之犂。其後互名之。从牛。黎聲。郎奚切。十五部。俗省作犂。論語。犂牛之子。皇注。犂音貍。貍、襍文也。張參曰。犂洛西反。論語借以爲力之反。張謂借犂爲貍文也。犂貍異部而相借。如爾雅釋騋牝爲驪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