槌读音为chuí,意思是敲打用具:~儿。棒~。鼓~子。古同“捶”,敲打。古代架蚕箔的木柱。看看“槌”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9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SWNP|STNP
仓 颉
DYHR
郑 码
FMYW
四角号码
47937
笔顺编号
1234325151454

#字典导航

#槌的读音回顶部

chuí ㄔㄨㄟˊ

#基本释义回顶部

槌 chuí ㄔㄨㄟˊ

1、敲打用具:~儿。棒~。鼓~子。

2、古同“捶”,敲打。

3、古代架蚕箔的木柱。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hammer, mallet; strike, beat

〈法语〉maillet

#详细释义回顶部

槌 chuí

 名

  • (形声。从木,追声。本义:槌子,敲击工具) 同本义 [mallet]
    1. 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汉· 王充《论衡》
  • 又如:鼓槌;槌杵(棒槌);槌砧(铁锤和铁砧);槌轮(用竹木做成载人或运货的车子);槌棒(敲打用的木棒)

     动

    • 捶打;敲击 [beat]
      1.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收得馥大儿,槌折两脚。——《三国志·袁绍传》注
    • 又如:槌心(自槌胸脯);槌牛(击杀牛);槌胸踏地(捶胸顿足);槌鼓(击鼓);槌毁(抨击诋毁);槌击(敲击);槌枪(古兵器名)

       常用组词 槌球 更多组词

      #国语词典回顶部

      槌 chuí ㄔㄨㄟˊ

       名

      • 敲打东西的器具。形似锤。
        1. 如:「棒」、「鼓」。
        2.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康扬不辍,傍若无人。」

       动

      • 敲打。
        1. 《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阿母得闻之,床便大怒。」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正韻】直追切【集韻】【韻會】傳追切,𠀤音椎。擊也。【漢·宋子侯·古詩】槌牀便大怒。

      又棒槌,所以擊也。【魏書·李崇傳】邨置一樓,樓置一鼓,盜發之處,雙槌亂擊。或作椎。一作桘。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馳僞切,音縋。【說文】關西謂之特。【徐曰】江淮謂之槌,此則架蠶簿之木也,所謂懸蠶曲杙。【集韻】平聲亦載此義。

      又【韻會】【正韻】𠀤都回切,音堆。擲也。【揚子】槌提仁義。

      #说文解字回顶部

      關東謂之槌,關西謂之㭙。从木追聲。直類切

      (槌)關東謂之槌。關西謂之㭙。方言。槌、宋魏陳楚江淮之閒謂之植。自關而西謂之样。郭云。槌、縣蠶薄柱也。度畏反。植音値。样音陽。按㭙與植葢一字。古音同在一部也。依方言當作關西謂之样。關東謂之㭙。容許所據不同耳。從木。追聲。直類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