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读音为shù,意思是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种植,培育:~艺(“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立,建立:~立。~敌。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梅花。姓。看看“树”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5
总笔画
结 构
左中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SCFY
仓 颉
DEDI
郑 码
FXDS
四角号码
44900
笔顺编号
123454124

#字典导航

#树的读音回顶部

shù ㄕㄨˋ

#基本释义回顶部

树 shù ㄕㄨˋ

1、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2、种植,培育:~艺(“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

3、立,建立:~立。~敌。

4、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梅花。

5、姓。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tree; plant; set up, establish

〈德语〉Baum

〈法语〉arbre,ériger,cultiver

#详细释义回顶部

树 shù

 动

  • (形声。从木,尌( shù )声。本义:栽树)
    1. 同本义 [plant trees]
      1. 树,生植之总名。——《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
      2. 宿敢不封殖此树。——《左传·昭公二年》
      3. 夫坚树在始。——《国语·晋语》。注:“树木也。”
      4. 地道敏树。——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
      5. 二曰树艺。——《周礼·大司徒》
      6. 树之榛栗。——《诗·鄘风·定之方中》
      7.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树事(种植草木之事);树杨(种植杨树);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1. 种植 [plant;grow]
        1. 树,种也。——《广雅》
        2. 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孟子·滕文公下》
        3.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2. 又如:树萱(种植萱草);树稼(种植农作物);树植(种植);树养(种植培养)
        1. 竖起或建起;树立 [erect]
          1. 崇牙树羽。——《诗·周颂·有瞽》
          2. 犹有未树也。——《庄子·逍遥游》
          3. 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荀子·富国》
          4. 皆稽颡树颔,扶服蛾伏。——《汉书·扬雄传下》
          5. 树德而济同欲焉。——《左传·成公二年》
          6. 无易树子。——《公羊传·僖公三年》
          7. 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 冯”。——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树炮(架炮);树建(建立,树立);树表(竖立标志);树栅(构筑栅栏);树牙(建立牙旗);树竿(竖着竹竿);树功(建立功勋);树事(建立事业);树基(建立根基);树教(建立教化);树君(立君主);树子(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
          1. 培植;培养 [cultivate;foster]
            1.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名

          • 树木 [tree]
            1. 树,木总名也。——《广韵》
            2. 树,木生植之总名。——《说文系传》
            3. 有嘉树焉,宣子誉之。——《左传·昭公二年》
            4. 树木方盛。——《礼记·月令》
            5.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6.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又如:果树;松树;树科(草丛;灌木丛);树上开花(比喻好上加好);树老招风,人老招贱(树老被风吹,人老被轻视);树末(树梢);树桠(树杈子);树杪(树梢);树株(树棵);树阙(树间空隙);树簇(树木丛生);树瘢(树木经砍伐后留下的疤痕)
            1. 树状物 [sth.resembling a tree]。如:铅树;脉管树;肺泡树;活树,小脑活树

                 常用组词 树碑立传 树本 树本 树杈 树串儿 树丛 树大招风 树倒猢狲散 树德 树敌 树顶 树蔸 树干 树根 树功立业 树冠 树胶 树立 树林,树林子 树苗 树木 树人 树梢 树身 树势 树熟儿 树薯 树阴,树荫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枝 树脂 树种 更多组词

                #康熙字典回顶部

                〔古文〕𡬾𣕒𣚤【唐韻】常句切【集韻】【韻會】【正韻】殊遇切,𠀤殊去聲。【說文】生植之總名。【左傳·昭二年】季氏有嘉樹,宣子譽之。【禮·祭義】樹木以時伐焉。【淮南子·原道訓】萍樹根于水,木樹根于土。

                又【爾雅·釋宮】屛謂之樹。【論語】邦君樹塞門。

                又【揚子·方言】牀謂之杠。北燕、朝鮮閒謂之樹。

                又獸名。【儀禮·鄉射禮】君國中射則皮樹中。【註】皮樹,獸名。謂皮作樹形以射之。

                又姓也。【後魏·官氏志】樹洛于氏。後改爲樹氏。

                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臣庾切,音豎。扶樹也。【徐鍇曰】樹之言豎也。種樹曰樹。【易·繫辭】古之葬者,不封不樹。【詩·小雅】荏染柔木,君子樹之。往來行人,心焉數之。

                又立也。【書·說命】樹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泰誓】樹德務滋,除惡務本。【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又諸侯之適子,天子命爲之嗣者,曰樹子。【穀梁傳·僖九年】無易樹子。 俗作𣗳,非。

                #说文解字回顶部

                生植之緫名。从木尌聲。𡬾,籒文。常句切〖注〗𣕒、𣚤,古文。

                木生植之緫名也。植、立也。假借爲尌豎字。從木。尌聲。形聲包會意。常句切。四部。

                #古文释义回顶部

                读音shù
                <动>栽种;种植。《齐桓晋文之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动>建立;竖立。《送李愿归盘谷序》:“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
                <名>树木。《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量>棵;株。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树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