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读音为liǔ,意思是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条。~絮。~暗花明。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姓。看看“柳”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5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SQTB
仓 颉
DHHL
郑 码
FRMY
四角号码
47920
笔顺编号
123435352

#字典导航

#柳的读音回顶部

liǔ ㄌㄧㄡˇ

#基本释义回顶部

柳 liǔ ㄌㄧㄡˇ

1、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条。~絮。~暗花明。

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3、姓。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surname Liu,willow

〈德语〉Weide (S)​,Liu (Eig, Fam)

#详细释义回顶部

柳 liǔ

 名

  • (形声。从木,丣( yǒu)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1. 同本义 [willow],柳属的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枝细长下垂,叶狭长,其中多种有重要经济用途,如作木材,编篮用柳条,或树皮用于鞣皮,其中少数(如白柳和垂柳)为观赏遮荫树木
      1. 桺,小杨也。——《说文》
      2. 折柳樊圃。——《诗·齐风·东方未明》
      3.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古诗十九首》
    2. 又如:柳花(柳树的花);柳黄(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柳陌花街(寻花买笑的场所);柳绿(柳叶的青绿色);柳眼(初发的柳芽);柳下(柳树之下;春秋鲁柳下惠的省称);柳火(榆柳之火);柳市(柳树成荫的街市);柳巷(植柳的里巷)
      1. 垂柳枝 [wicker]。多用以形容女子腰肢。如:柳带(柳条);柳黄(春柳嫩条);柳浪(形容柳枝随风摆动的起伏之状);柳笼栲栳(柳条编成的笆斗之类的盛物器具);柳线(柳条细长下垂如线);柳意(柳丝飘拂的情韵);柳烟(柳树枝叶茂密似笼烟雾);柳丝(垂柳枝条细长如丝)
        1. 比喻美女 [beauty]。多用以指歌姬、娼妓。如:柳夭桃艳(形容女子貌美);柳户花门(旧时称妓院);柳市花街(旧指妓院密集之处);柳巷花街(柳陌花街。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柳阴子(方言。幼女);柳弱花娇(形容女子苗条妍美)
          1. 春天[spring]。如:柳绿花红(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柳绿桃红(形容美丽的春景);柳烟花雾(形容春色迷蒙的景象);柳风(春风);柳思(春心;情思)
            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八颗 [name of one of the 28 Consellations]。如:柳星(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的第七宿中的第三星)
              1. 通“瘤”。肿瘤 [tumor]
                1. 俄而,柳生其左肘。——《庄子·至乐》

                 常用组词 柳暗花明 柳编 柳罐 柳江 柳眉 柳眉踢竖 柳媚花明 柳陌花衢 柳琴 柳青 柳啼花怨 柳体 柳条 柳条包 柳条帽 柳下惠 柳絮 柳腰 柳叶吊梢眉 柳永 柳子戏 柳宗元 更多组词

                #国语词典回顶部

                柳 liǔ ㄌㄧㄡˇ

                 名

                • 植物名。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树枝细长,柔软下垂。叶互生,线状披针形,尾端尖锐,边缘有细锯齿。花密生呈穗状,种子有毛,成熟时柳絮飞散如雪。一般供作观赏、行道树。
                  1.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为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宿,共有八颗星。
                    1. 姓。如唐代有柳宗元。

                      #康熙字典回顶部

                      〔古文〕丣𣓠【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九切,留上聲。【說文】小楊也。本作桺。从木丣聲。【埤雅】柔脆易生,與楊同類。縱橫顚倒植之皆生。

                      又柳谷,日入處。【書·堯典】宅西曰昧谷。徐廣云:柳谷。【宋祁筆記】古文卯本柳字,後借爲辰卯之卯。北本別字,後借爲西北之北。虞翻笑鄭元不識古文,以卯爲昧,訓北曰:北,猶別也。

                      又星名。【爾雅·釋天】咮謂之柳。

                      又車也。服虔曰:東郡謂廣轍車爲柳。李奇曰:大牛車爲柳。鄧展曰:喪車爲柳。

                      又【爾雅·釋樂】宮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徵謂之迭,羽謂之柳。

                      又侯國名。【前漢·地理志】屬渤海郡。

                      又姓。【姓譜】魯子展之後,食邑于柳,遂以爲氏。○按楊柳一物二種,《毛詩》分而言之者,《齊風》折柳樊圃,《陳風》東門之楊是也。合而言之者,《小雅》楊柳依依是也。《本草》云: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正字通》據古詩南楊北有柳分爲二,非。

                      #说文解字回顶部

                      小楊也。从木戼聲。戼,古文酉。力九切

                      (桺)少楊也。各本作小楊。今依孟子正義。葢古本也。古多以少爲小。如少兒卽小兒之類。楊之細莖小葉者曰桺。周禮故書。衣接橮之材。鄭司農讀爲歰桺。後鄭云。桺之言聚也。引書分命和仲。度西曰桺穀。按度西曰桺穀者、今文尚書也。宅西曰昧谷者、後鄭所讀之古文尚書也。詳見尚書𢰅異。從木。丣聲。丣古文酉。力久切。三部古多假桺爲酉。如鄭印癸、字子桺。桺卽丣。名癸字酉也。仲尼弟子列傳。顔幸、字子桺。桺亦卽丣。幸者辛之譌也。已上海寧錢馥字廣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