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读音为chè,意思是见“彻”。

部 首
部外笔画
12
总笔画
结 构
左中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TYCT
仓 颉
HOYBK
郑 码
OIQM
四角号码
28240
笔顺编号
332415425113134

#字典导航

#徹的读音回顶部

chè ㄔㄜˋ

#基本释义回顶部

徹 chè ㄔㄜˋ

1、见“彻”。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penetrate, pervade; penetrating

〈法语〉profond,complet,pénétrant,clairvoyant,traverser de part en part

#国语词典回顶部

徹 chè ㄔㄜˋ

 动

  • 贯通、通透。
    1. 如:「响彻云霄」、「寒风彻骨」。
    2. 《左传·成公十六年》:「潘尪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七札焉。」
    3. 汉·王充《论衡·纪妖》:「音中宫商之声,声于天。」
  • 去除。
    1. 《左传·宣公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警也。」
    2. 《淮南子·主术》:「史书其过,宰其膳。」
  • 毁坏。
    1.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我墙屋。」
    2. 汉·郑玄·笺:「毁我墙屋。」
  • 剥取。
    1. 《诗经·豳风·鸱鸮》:「彼桑土,绸缪牖户。」
    2. 汉·毛亨·传:「,剥也。」
  • 耕治。
    1. 《诗经·大雅·公刘》:「度其隰原,田为粮。」
  • 遵循。
    1.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天命不,我不敢傚。」
    2. 汉·毛亨·传:「,道也。」
    3. 汉·郑玄·笺:「言王不循天之政教。」
  • 毕尽、停歇。
    1.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霑湿何由?」
    2. 元·马致远〈夜行船·酒病花愁何日套·离亭宴煞〉:「蛩吟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何年是?」

 名

  • 周代的田赋制度。为十取一的税法。
    1. 《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其实皆什一也。」
    2. 汉·赵岐·注:「家耕百亩者,取十亩以为赋。」
  • 姓。如元代有里。

    #康熙字典回顶部

    〔古文〕𢖉𢕹【唐韻】【集韻】【韻會】𠀤直列切,音轍。【說文】通也。【論語】盍徹乎。【註】周法,什一而稅,謂之徹。徹,通也,爲天下之通法。

    又【廣韻】徹,達也。【左傳·成十六年】養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註】發達七札也。

    又【集韻】徹,道也。

    又剝取也。【詩·豳風】徹彼桑土。

    又治也。【詩·大雅】徹田爲糧。【傳】徹,治也。

    又去也。【儀禮·士冠禮】徹筮席。【左傳·宣十二年】軍衞不徹警也。【周禮·天官·膳夫】卒食以樂,徹于造。【疏】天子食終徹器之時,作樂以徹之。

    又毀也。【詩·小雅】徹我牆屋。【箋】徹毀我牆屋也。

    又【揚子·方言】徹,列也。【蔡邕·獨斷】羣臣異姓有功封者,稱曰徹侯,避武帝諱,改曰通侯,或曰列侯也。

    又【唐韻】丑列切【集韻】【正韻】敕列切,𠀤闡入聲。義同。【集韻】或作〈足𢾿〉。

    #说文解字回顶部

    通也。从彳从攴从育。𢖉,古文徹。丑列切

    (徹)通也。孟子曰。徹者、徹也。鄭注論語曰。徹、通也。爲天下通法也。按詩徹彼桑土。傳曰裂也。徹我牆屋。曰毁也。天命不徹。曰道也。徹我疆土。曰治也。各隨文解之。而通字可以隱栝。古有徹無轍。从彳。从攴。从育。葢合三字會意。攵之、而養育之、而行之、則無不通矣。毛傳所謂治也。丑列切。十五部。一曰相臣。疑有譌。鉉本無此四字。

    (𢖉)古文徹。中從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