嶧读音为yì,意思是见“峄”。

部 首
部外笔画
13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MLFF
仓 颉
UWLJ
郑 码
LLBU
四角号码
26741
笔顺编号
2522522112143112

#字典导航

#嶧的读音回顶部

yì ㄧˋ

#基本释义回顶部

嶧 yì ㄧˋ

1、见“峄”。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a range of peaks in Shandong and Jiangsu; the name of a mountain

〈法语〉mont Yi (Shandong)​

#国语词典回顶部

嶧 yì ㄧˋ

 名

  • 参见「峄山 」条。

     形

    • 山势连绵不断的样子。
      1. 《尔雅·释山》:「属者,独者蜀。」
      2. 宋·邢昺·疏:「言山形相连 属,骆驿然不绝者名。」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𠀤音亦。【說文】从山睪聲。【書·禹貢】嶧陽孤桐。【疏】東海下邳縣西有葛嶧山,卽此山也。

    又【爾雅·釋山】屬者嶧。【註】言絡繹相連屬也。

    又與繹通。【詩·魯頌】保有鳧繹。【註】鳧繹,二山。通作嶧。○又邑名。【左傳·文十三年】邾文公卜遷于繹。【註】繹,邾邑名。本在鄒縣。

    #说文解字回顶部

    葛嶧山,在東海下邳。从山睪聲。《夏書》曰:“嶧陽孤桐。”羊益切

    (嶧)葛嶧山也。地理志。東海郡下邳。葛嶧山在西。古文以爲嶧陽。郡國志。下邳國下邳縣葛嶧山。本嶧陽山。按今在江蘇省淮安府邳州西北六里。非山東兖州府鄒縣東南二十五里之繹山也。魯頌。𠈃有鳧繹。傳曰。繹、繹山也。左傳。邾文公十遷于繹。杜云。繹、邾邑。魯國鄒縣北有繹山。哀七年。邾衆𠈃于繹。杜云。繹、邾山也。史記。秦始皇上鄒嶧山。刻石頌功德。地理志。魯國騶縣。嶧山在北。此山字作繹。从糸不从山。與東海葛嶧山字从山不同。史記作鄒嶧。漢志作嶧山。乃譌字也。秦時石刻字作繹。在東海下邳。此用永平以前地志也。从山。睪聲。羊益切。古音在五部。夏書曰。嶧陽孤桐。禹貢靑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