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是多音字,1、咀读音为jǔ时,意思是含在嘴里细细玩味:~嚼(jué ㄐㄩㄝˊ)(a.细嚼;b.喻对事物反复体会)。含英~华(喻读书吸取精华)。2、咀读音为zuǐ时,意思是同“嘴”。看看“咀”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5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KEGG
仓 颉
RBM
郑 码
JLC
四角号码
67012
笔顺编号
25125111

#字典导航

#咀的读音回顶部

jǔ ㄐㄩˇ

zuǐ ㄗㄨㄟˇ

#基本释义回顶部

咀 jǔ ㄐㄩˇ

1、含在嘴里细细玩味:~嚼(jué ㄐㄩㄝˊ)(a.细嚼;b.喻对事物反复体会)。含英~华(喻读书吸取精华)。

咀 zuǐ ㄗㄨㄟˇ

1、同“嘴”。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suck; chew, masticate

〈德语〉kauen

〈法语〉mâcher,ruminer,goûter,savourer

#详细释义回顶部

咀 jǔ

 动

  • (形声。从口,且声。本义:品味,细嚼)
    1. 同本义 [taste]
      1. 咀,含味也。——《说文》
      2. 咀,嚼也。——《通俗文》
      3. 三月如咀咀者何?——《管子·水地》
      4.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韩愈《进学解》
    2. 咀嚼 [chew;masticate]
      1. 咀果壳。——唐· 柳宗元《贞符》
    3. 另见 zuǐ

       常用组词 咀嚼 更多组词

      咀 zuī

       名

      • “嘴”俗作咀 [mouth]
        1. 另见 jǔ

           常用组词 更多组词

          #国语词典回顶部

          咀 jǔ ㄐㄩˇ

           动

          • 嚼食。
            1.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唼喋菁藻,咀嚼菱藕。」
            2. 唐·柳宗元〈贞符诗·序〉:「饥渴牝牡之欲敺其内,于是乃知噬禽兽,果谷。」
          • 品尝、玩味。
            1. 《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纪下》:「伏惟陛下痛茹哀,婴愤忍酷。」
            2. 唐 ·韩愈〈进学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慈呂切【集韻】【韻會】在呂切【正韻】再呂切,𠀤音沮。【說文】含味也。【廣韻】咀嚼。【管子·水地篇】人水也,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三月如咀。咀者何,曰五味。五味者何,曰五藏。【司馬相如·上林賦】咀嚼菱藕。【韓愈·進學解】含英咀華。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與切,音苴。㕮咀,修藥也。

          又【集韻】㕮咀,謂商量斟酌之。一曰含味也。

          #说文解字回顶部

          含味也。从口且聲。慈呂切

          (咀)含味也。含而味之。凡湯酒膏藥舊方皆云㕮咀。廣韵九麌云。㕮咀、嚼也。按㕮卽哺字。古父甫通用。後人不知爲一字矣。含味之上似當有哺咀二字。从口。且聲。吕切。五部。

          #古文释义回顶部

          读音
          <动>品味,细嚼。司马相如《上林赋》:“咀嚼菱藕。”
          读音
          <动>通“诅”,诅咒。《宋史.卢修传》:“咒咀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