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读音为yàn,意思是见“厌”。

部 首
部外笔画
12
总笔画
结 构
左上包围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DJED
仓 颉
MABK
郑 码
GGGS
四角号码
71284
笔顺编号
13251125111344

#字典导航

#厭的读音回顶部

yàn ㄧㄢˋ

#基本释义回顶部

厭 yàn ㄧㄢˋ

1、见“厌”。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dislike, detest, reject; satiate

〈德语〉verabscheuen

〈法语〉détester,en avoir assez de,répugner,être dégouté

#国语词典回顶部

厭 yàn ㄧㄢˋ

 动

  • 饱、满足。
    1. 如:「贪得无」。
    2. 《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3. 《论语·述而》:「学而不,诲人不倦。」
  • 憎恶、嫌弃。
    1. 如:「厌恶」。
    2. 《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3. 《论语·宪问》:「乐然后笑,人不其笑。」

厭 yān ㄧㄢ

  • 参见「[[]]」条。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於葉切【集韻】【韻會】益涉切,𠀤饜入聲。【說文】笮也。从厂,𤞣聲。【徐曰】笮,鎭也。壓也。一曰伏也。【左傳·昭二十六年】將以厭衆。【前漢·杜鄴傳】折衝厭難。【註】厭者,壓也。鎭壓𡨥難,使之銷靡也。

    又【正韻】順從貌。【荀子·儒效篇】天下厭然猶一也。

    又【增韻】禳也,當也。【史記·高祖紀】於是因東游以厭之。

    又合也。【周禮·春官巾車】王后厭翟。【註】次其羽,使相迫也。

    又損也。【左傳·文二年】及晉處父盟以厭之。【註】厭猶損也。

    又【儀禮·鄕飮酒禮】賔厭介入門左。【註】推手曰揖,引手曰厭。【疏】引手曰厭者,以手向身引之。

    又【廣韻】惡夢也。

    又【集韻】厭次,地名。

    又【集韻】或作壓。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豔切,饜去聲。【集韻】足也。【詩·周頌】有厭其傑。【註】厭,受氣足也。【前漢·王莽傳】克厭上帝之心。【註】厭,滿也。

    又【韻會】厭,斁也。【詩·葛覃】服之無斁。註:厭也。

    又通作饜。【禮·曾子問】孔子曰:有隂厭,有陽厭。【註】厭是饜飫之義。

    又【唐韻】【集韻】於琰切。【正韻】於檢切,𠀤音掩。【荀子·解蔽篇】厭目而視者,視一以爲兩。

    又【正韻】惡也。【論語】天厭之。

    又【廣韻】厭,魅也。別作魘。【韓愈·游湘西寺詩】怵惕夢成魘。

    又【正韻】與黶同。與掩藏之掩同音。【禮·大學】見君子而后厭然。【註】厭讀爲黶。厭,閉藏貌。

    又【集韻】於鹽切,音㤿。同懕。【說文】安也。【詩·小雅】厭厭夜飮。【秦風】厭厭良人。【註】安靜也。

    又【正韻】同𤞣。【左傳·昭二十八年】屬厭而已。【杜預註】言小人之腹飽,猶知厭足。

    又【集韻】【正韻】𠀤乙甲切,音押。【前漢·劉向傳】抑厭遂退。【註】師古曰:厭,音乙甲反,謂不伸也。

    又【荀子·儒效篇】厭旦於牧之野。【註】厭,猶臨也。謂𨻰於將旦之先也。

    又【正韻】通作壓。

    又【集韻】乙及切,音邑。厭邑,濕意。

    又【集韻】鄔感切,音暗。沈溺意。【莊子·逍遙遊】其厭也如緘。

    #说文解字回顶部

    笮也。从厂猒聲。一曰合也。於輒切。又,一𤥎切

    (厭)笮也。竹部曰。笮者、迫也。此義今人字作壓。乃古今字之殊。土部壓訓壞也、?也。無笮義。凡喪服言尊之所厭、皆笮義。喪冠謂之厭冠。謂冠出武下也。周禮巾車。王后厭翟。注云。次其羽使相迫也。禮經。推手曰揖。引手曰厭。厭卽尚書大傳、家語之葉拱。家語注云。兩手薄其心。古文禮揖、厭分別。今文禮厭皆爲揖。鄭不之從。而禮經有厭譌作撎者。周禮大祝疏竟作引手曰撎。斷不可從。撎爲跪而舉頭下手、與厭爲立而引手箸𦙄不相涉也。檀弓。死而不弔者厭。注。行止危險之下。巳上皆笮之義。其音於輒切。从厂。猒聲。於輒切。又一剡切。八部。按厭之本義笮也、合也。與壓義尚近。於猒飽也義則遠。而各書皆假厭爲猒足、猒憎字。猒足猒憎失其正字、而厭之本義䍐知之矣。一曰合也。周語。克厭天心。韋注。厭、合也。韋注漢書敘傳亦同。按蒼頡篇云。伏合人心曰厭。字苑云。厭、眠內不祥也。此合義之一耑。㝥下云寐而厭也是也。俗字作魘。徐鉉用爲新附字。誤矣。山海經。服之使人不厭。郭云。不厭、不厭夢也。此厭字之冣古者也。其音一剡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