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读音为què,意思是同“却”。看看“卻”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7
总笔画
结 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WWKB
仓 颉
CRSL
郑 码
OOJY
四角号码
87620
笔顺编号
343425152

#字典导航

#卻的读音回顶部

què ㄑㄩㄝˋ

#基本释义回顶部

卻 què ㄑㄩㄝˋ

1、同“却”。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still, but; decline; retreat

〈德语〉aber, jedoch, dennoch ,zurückweisen, ablehnen, ausschlagen

〈法语〉mais,cependant

#国语词典回顶部

卻 què ㄑㄩㄝˋ

 动

  • 推辞、拒而不受。
    1. 如:「推」。
    2. 《孟子·万章下》:「之为不恭。」
  • 退。
    1. 如:「退」、「却步」、「敌立功」。
    2. 《文选·贾谊·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匈奴七百余里。」
    3. 唐·白居易〈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坐促弦弦转急。」

 副

  • 正、恰好。
    1. 唐·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诗:「归路非关北,行舟向西。」
    2. 《水浒传·第一五回》:「他生辰是六月十五日,如今却是五月初头。」
  • 倒、反。
    1. 唐·司空图〈漫书〉诗五首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恨莺声似故山。」
  • 还、再。
    1.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话巴山夜雨时。」

 连

  • 但,表示转折相承。
    1.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虽然没有十二分颜色,也明眉皓齿,莲脸生春。」

 助

  • 置动词后,相当于「掉」、「去」、「了」。
    1. 如:「忘」、「抛」。
    2. 唐·杜甫〈曲江〉诗二首之一:「一片花飞减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去約切【集韻】【韻會】【正韻】乞約切,𠀤羌入聲。【說文】節欲也。从卩,谷聲。【增韻】止也,不受也。【孟子】卻之爲不恭。

又【廣韻】退也。【前漢·袁盎傳】引卻愼夫人坐。【註】蘇林曰:卻謂𤰞而退之也。

又【儀禮·士昏禮】啓會,卻于敦南。【疏】卻,仰也,謂仰於地。【韻會】俗作却。

又訛作㕁。

#说文解字回顶部

節欲也。从卪谷聲。去約切

(卻)卪卻也。各本作節欲也。誤。今依玉篇欲爲卻。又改節爲卪。卪卻者、節制而卻退之也。从卪。𧮫聲。去約切。古音在五部。俗作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