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读音为shí,意思是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表示多、久:~室九空。表示达到顶点:~足。~成。看看“十”字怎么组词 >>

部 首
部外笔画
0
总笔画
结 构
单一结构
统一码
五 笔
FGH
仓 颉
J
郑 码
ED
四角号码
40000
笔顺编号
12
笔画顺序

#字典导航

#十的读音回顶部

shí ㄕˊ

#基本释义回顶部

十 shí ㄕˊ

1、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表示多、久:~室九空。

3、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ten, tenth; complete; perfect

〈德语〉zehn

〈法语〉dix,10

#详细释义回顶部

十 shí

 数

  •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1. 同本义 [ten]
      1. 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说文》
      2. 十是数之小成。——《左传·僖公四年》疏
      3. 十亩之间兮。——《诗·小雅·六月》
      4. 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管子·七法》
      5.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6.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十里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十番(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十牌(十户人家。牌:门牌);十地(佛教称菩萨修行渐近于佛的十种境界);十生九(死的歇后语);十方地面(庙宇。佛教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和上下);十方常住(寺庙。佛教认为“不变”为常住。寺庙是不变的,故称);十有九就(十成之中有九成可望成功)
      1. 指十分;十份 [topmost]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十一(十分之一);十半(十分之五)
        1. 表示约数。犹言十来个 [about ten]
          1. 辱十城之虚寿,奄咸阳以取隽。——《文选·潘岳·西征赋》
        2. 特指十倍 [tenfold]。如:十伯(十倍百倍)
          1. 序数的第十位 [tenth]
            1. 请以赵十五城为 秦王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十五删(诗韵中上平声第十五个韵目);十四寒(诗韵中上平声第十四个韵目);十三元(依据《佩文诗韵》“元”字列在上平声第十三位,故称)

             形

            • 表示多;齐全;完备 [many;full;complete]
              1. 九十其仪。——《诗·豳风·东山》
              2.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礼记·大学》
            • 又如:十郎八当(落花流水,七零八落);十变五化(变化多端);十亲九眷(众多亲戚);十相具足(十分美貌);十相俱足(娇妻美妾俱全);十数(十多;十几,表示众多);十荡十决(多次冲击均能破敌);十万(数目。又形容数量极多);十恶五逆(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十尧(圣人众多);十朋(许多朋友);十有八九(绝大多数)
              1. “什”。杂 [miscellaneous]。如:十锦;十样锦(有各种不同花纹的织锦)

                 常用组词 十八般武艺 十八层地狱 十八开 十八罗汉 十不闲莲花落 十不闲儿 十步芳草 十成九稳 十滴水 十冬腊月 十恶不赦 十二分 十二指肠 十番鼓 十方 十分 十风五雨 十行俱下 十家锅灶九不同 十进对数 十进制 十里无真言 十魔九难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十拿九稳 十年寒窗 十年九不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全 十全十美 十三经 十三太保 十三辙 十生九死 十室九空 十四行诗 十万八千里 十万火急 十羊九牧 十一 十一月 十月 十月革命 十月怀胎 十指连心 十字镐 十字架 十字街 十字街头 十字军 十字路口 十足 更多组词

                #国语词典回顶部

                十 shí ㄕˊ

                 名

                • 数目字,为九加一的总和。大写为「拾」,阿拉伯数字作「10」。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副

                    • 满足、完满。
                      1. 如:「十足」、「十全十美」。

                    #康熙字典回顶部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𠀤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

                    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又【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

                    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说文解字回顶部

                    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凡十之屬皆从十。是執切

                    (十)數之具也。漢志。協於十。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是執切。七部。凡十之屬皆从十。

                    #古文释义回顶部

                    读音shí
                    <数>十。
                    <数>泛指数目大。《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数>十倍。《谋攻》:“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数>十分之……。《陈涉世家》:“而戍死者固十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