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检推排〈通檢推排〉

通检推排读音为 tōng jiǎn tuī pái。是指 金代调查人民资产以定赋役的办法。通检,指调查;推排,指评定。渊源于宋代的“推割推排”。大定四年(1164年)派员分路调查人民物力资财,规定等级,作为征收物力钱多寡和征发差役先后的根据。金亡后随之消灭。亦省作“通推”。

通检推排读音为 tōng jiǎn tuī pái,注音:ㄊㄨㄙ ㄐㄧㄢˇ ㄊㄨㄟ ㄆㄞˊ

#词语导航

#词语解释回顶部

  • 1.金代调查人民资产以定赋役的办法。通检,指调查;推排,指评定。渊源于宋代的推割推排。大定四年(1164年)派员分路调查人民物力资财,规定等级,作为征收物力钱多寡和征发差役先后的根据。金亡后随之消灭。亦省作通推。

    #网络解释回顶部

    • 通检推排
      1. 通检推排是金统治者调查税户资财多寡以定赋役轻重的方法。通检即调查,推排即评定,乃仿宋“推割推排”之法。宋“推割推排”是,每三年核实一次赋役户财产。财产因典卖转让者,赋役一并过户,是谓“推割”。而后重新“推排”户等,以定赋役。金政府于大定四年 (1164年) 始行通检推排,规定每十年一次,普查赋役户财产。方法为: 集合村坊人户共同检举评定,排列户等次序,以为征课物力钱多少和差派役期长短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