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齧〈蹄啮〉

蹄齧读音为 tí niè。是指 1.马用蹄踢和用嘴咬。《周礼·夏官·庾人》“攻驹”汉 郑玄 注:“攻驹,制其蹄啮者。”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有恶马,不可驭,蹄囓伤人多矣。”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定数》:“二马蹄啮,遂曳像於地,腹中珍货悉露。”

蹄齧读音为 tí niè,注音:ㄊㄧˊ ㄋㄧㄝ ˋ

#词语导航

#词语解释回顶部

#网络解释回顶部

  • 蹄啮
    1. 蹄啮:
    2. 亦作“ 蹄囓 ”。 1.马用蹄踢和用嘴咬。《周礼·夏官·庾人》“攻驹” 汉 郑玄 注:“攻驹,制其蹄啮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有恶马,不可驭,蹄囓伤人多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定数》:“二马蹄啮,遂曳像于地,腹中珍货悉露。”
    3. (2).引申指劣马。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二:“君看 渥洼 种,态与驽骀异。不杂蹄啮间,逍遥有能事。”
    4. (3).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倾轧。《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自古至今,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而不离刺转相蹄啮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