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觝

角觝读音为 jiǎo dǐ。是指 我国古代体育活动项目之一。《后汉书·仲长统传》:“目极角觝之观,耳穷 郑 卫 之声。”宋 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角觝》:“今相扑也。《汉武故事》曰:‘角觝,昔六国时所造。’《史记》:‘秦二世 在 甘泉宫 作乐角觝。’注云:‘战国 时增讲武以为戏乐相夸,角其材力以相觝鬭,两两相当也。汉武帝 好之。’”清 钱谦益《徐武静生日置酒高会堂赋赠》诗:“纷纷争角觝,往往捉迷藏。”章炳麟《訄书·辨乐》:“过是乃有寻橦击剑角觝旋马,皆往往有其法式。”

角觝读音为 jiǎo dǐ,注音:ㄐㄧㄠˇ ㄉㄧˇ

#词语导航

#词语解释回顶部

  • 我国古代体育活动项目之一。

    #国语词典回顶部

    • 两人以力、技相校的游戏。
      1. 《文选.张衡.西京赋》:「临回望之广场,程角觝之妙戏。」
      2. 《文选.潘岳.西征赋》:「纵逸游于角觝,络甲乙以珠翠。」
      3. 也称为「相扑」、「争交」。

    #网络解释回顶部

    • 角觝
      1. 角觝也叫角抵,起于中国战国时代的传统角力游戏,秦汉隋唐均十分盛行,唐代长安又称相扑,是宫廷、军队中的主要游戏之一。宋元以后,多称为相扑、争交。其方法为两两相当的壮士,裸袒相搏以争胜负,类似于今之摔跤。唐代长安凡有会宴游乐,多演角觝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