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筏

皮筏读音为 pí fá。是指 亦称“浑脱”。用羊皮制成的充气的浮具。是黄河上游兰州、西宁一带的传统水运工具。将整张羊皮加工处理后缝制成袋,再充气成为皮囊,再以十几只或数百只皮囊纵横排列,上用坚硬木架绑扎而成。可载重数百千克至数十吨。轻便、不怕碰撞,适用于流急、礁多、滩浅的河道。 用牛羊皮缝制成的筏子

皮筏读音为 pí fá,注音:ㄆㄧˊ ㄈㄚˊ

#词语导航

#词语解释回顶部

  • [skin raft] 用牛羊皮缝制成的筏子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leather float, inflatable raft

    〈德语〉Kajak (S)​

    #国语词典回顶部

    • 一种黄河上游地区的特殊交通工具。由于当地高山峻岭,水流湍急,车船无法行驶,于是便将充气的牛羊皮囊和木架编成筏子,利于河上运货载人,不用时也可放气折叠,非常轻巧,形成青、宁一带特殊的景观。

      #网络解释回顶部

      • 皮筏
        1. 羊皮筏子是用羊皮和牛皮两种皮质扎制成的筏子,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2006年,甘肃省文化厅正式确定羊皮筏子为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