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褥期〈产褥期〉

産褥期读音为 chǎn rù qī。是指 产妇分娩后到生殖器官恢复常态所需的一段时间。

産褥期读音为 chǎn rù qī,注音:ㄔㄢˇ ㄖㄨˋ ㄑㄧ

#词语导航

#词语解释回顶部

  • [puerperium] 由分娩直到子宫恢复到正常大小之间的时间

    #国语词典回顶部

    • 妇女分娩后调养身体,使生殖器官恢复的时期,约六周左右。此时期应注意充分休息、均衡营养及个人卫生。
      1. 也称为「产蓐」。

    #网络解释回顶部

    • 产褥期 科普中国
      1. 产褥期(传统的“坐月子”只是产褥期的前30天)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在这段时间内,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2. 孕妇为了适应胎儿的发育及为分娩进行准备,生殖器官及全身发生了很大变化,分娩后则通过一系列变化,使生殖器官及全身(除乳房外)又恢复到非孕状态,这种生理变化约需42天才能完成。自胎盘娩出后,产妇便进入了产褥期。在这段时间里,产妇的乳房要泌乳,子宫要复原,身体的各个系统要逐渐恢复正常,如通过排汗、排尿的增加来减少多余的血容量;胃酸增加。胃肠道张力及蠕动恢复,使消化能力恢复正常;不哺乳或部分哺乳的产妇可有月经回潮。总之,产褥期是全身多系统包括体形、腹壁等逐渐复原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