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季子

延陵季子读音为 yán líng jì zǐ。是指 指春秋时吴公子季札。相传吴王寿梦有四子:诸樊(或称谒)﹑馀祭﹑馀眛(一作夷昧)﹑季札。季札贤,寿梦欲废长立少。季札让不可。寿梦卒,诸樊立,与馀祭﹑馀眜相约,传弟而不传子弟兄迭为君,欲终致国于季札。季札离国赴延陵(一说封于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世称延陵季子。事见《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史记.吴太伯世家》。

延陵季子读音为 yán líng jì zǐ,注音:ㄧㄢˊ ㄌㄧㄥˊ ㄐㄧˋ ㄗㄧˇ

#词语导航

#词语解释回顶部

  • 春秋公子季札。相传吴王·寿梦有四子:诸樊(或称)、余祭余眛(一作夷昧)、季札

    #网络解释回顶部

    • 延陵季子 (古代贤人)
      1. 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与焦溪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人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墓葬于江阴申浦(今申港),墓前有传说为孔子所书的十字篆文碑,碑文是:“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史称十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