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

十三陵读音为 shí sān líng。是指 明代十三个皇帝陵墓的总称。陵名为: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中长陵规模最大。

十三陵读音为 shí sān líng,注音:ㄕㄧˊ ㄙㄢ ㄌㄧㄥˊ

#词语导航

#词语解释回顶部

  • 代十三个皇帝陵墓的总称。陵名为: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中长陵规模最大。

    #外语翻译回顶部

    〈德语〉die 13 Gräber der Ming明-Kaiser (S)​

    〈法语〉Tombeaux des Ming

    #国语词典回顶部

    • 明代成祖至思宗十三个皇帝陵寝的统称。位于河北省北平市昌平县天寿山麓。以明成祖的长陵规模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