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

十七帖读音为 shí qī tiē。是指 草书碑帖。东晋王羲之书。唐太宗集所藏王羲之草书书札二十八通,付弘文馆摹刻而成,因第一帖首行有“十七”二字,故名。书法体势纵横,神采飞动,为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历代翻刻颇多,今存宋拓本。

十七帖读音为 shí qī tiē,注音:ㄕㄧˊ ㄑㄧ ㄊㄧㄝ

#词语导航

#词语解释回顶部

  • 草书碑帖。东晋王羲之书。唐太宗集所藏王羲之草书书札二十八通,付弘文馆摹刻而成,因第一帖首行有“十七”二字,故名。书法体势纵横,神采飞动,为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历代翻刻颇多,今存宋拓本。

    #国语词典回顶部

    • 晋王羲之的草书帖。为二十余件书帖合并而成的总帖,因居首一帖开端有「十七」二字,故称为「十七帖」。此帖雄健疏放、气象超逸,为王羲之草书作品中最负盛名者,历代均取作草书范本。

      #网络解释回顶部

      • 十七帖 (十七帖)
        1.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