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兔

伏兔读音为 fú tù。是指 1.亦作“伏菟”。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 2.古代车上的部件,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以其形如蹲伏之兔,故名。 3.指织机上的部件。 4.经穴名。别名外勾。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髌底外侧端上六寸处。 5.亦作“伏菟”。草药飞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飞廉》﹝释名﹞。

伏兔读音为 fú tù,注音:ㄈㄨˊ ㄊㄨˋ

#词语导航

#词语解释回顶部

  • 1.亦作伏菟。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2.古代车上的部件,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以其形如蹲伏之兔,故名。3.指织机上的部件。4.经穴名。别名外勾。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髌底外侧端上六寸处。5.亦作伏菟。草药飞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飞廉》﹝释名﹞。

    #网络解释回顶部

    • 伏兔
      1. 伏兔,出《灵枢·经脉》。别名外沟。属足阳明胃经。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或术者以手腕横纹抵患者膝盖上缘,当中指到达处是穴。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主治腰腿痛,膝冷,下肢麻痹或瘫痪,脚气,及股外侧皮神经炎等。直刺1—2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