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

中山陵读音为 zhōng shān líng。是指 孙中山的陵墓。在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南坡。建于1926-1929年。1929年6月1日,孙中山遗体由北京碧云寺移葬于此。陵依山而筑,占地约130公顷,陵园内苍松翠柏,庄严肃穆。孙中山灵柩安放在祭堂后墓室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陵读音为 zhōng shān líng,注音:ㄓㄨㄙ ㄕㄢ ㄌㄧㄥˊ

#词语导航

#词语解释回顶部

  • 孙中山的陵墓。在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陵墓坐北朝南,从广场至陵门,墓道长三百七十五米。祭堂仿古宫殿式,其中供孙中山坐像。墓室形如覆釜,四壁为绯色人造石,中央为大理石圹,上有孙中山卧像。陵墓全景呈钟形,布局严整,规模宏大,具有我国传统建筑形式。1926年奠基,1929年建成。

    #外语翻译回顶部

    〈英语〉Dr Sun Yat-sen's mausoleum in Nanjing

    〈德语〉Sun-Yat-sen-Mausoleum

    〈法语〉mausolée Sun Yat-sen

    #国语词典回顶部

    • 国父孙中山的陵墓。位于南京城东紫金山南坡,民国十八年(西元1929)​建成。占地约二千余亩,前有广场及华表,次为祭堂,后为墓室。布局严整,规模宏大。

      #网络解释回顶部

      • 中山陵
        1.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 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3. 中山陵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永慕庐、中山书院等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