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无恙

读音:ān rán wú yàng

从安然无恙开始成语接龙

成语解释: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无恙:没有疾病、灾祸或事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
成语繁体:安然無恙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指经历危险的事故没有受到伤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恙,不能读作“yánɡ”。
成语辨形:恙,不能写作“羔”。
成语辨析:~与“平安无事”有别:~着眼于说明未受损失;“平安无事”着眼于说明未发生事故。
近 义 词:平安无事 安然无事 安然如故 
反 义 词:九死一生 在劫难逃 危在旦夕 
成语例句:只求处士每岁元旦,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立于苑东,吾辈则安然无恙矣。(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
英语翻译:safe and sound
日语翻译:無事(ぶじ)で病気もしない
其他语言:<法>sain et sauf
成语谜语:完好无损
成语歇后语甘露寺里的刘备

四字成语 战国成语 小学生成语 中考常考易错成语 

#成语故事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