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牙切齿

读音:yǎo yá qiè chǐ

从咬牙切齿开始成语接龙

成语解释: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愤恨或发狠到极点的神情。
成语出处: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成语繁体:齩牙切齒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切,不能读作“qiē”。
成语辨形:牙,不能写作“芽”。
成语辨析:(一)见“恨之入骨”(396页)。(二)~和“痛心疾首”“深恶痛绝”;都表示痛恨。但~偏重在痛恨的状态表情;可以用于对自己方面也可以用于对敌人方面的痛恨;多作口头;“痛心疾首”偏重于“痛”的心情上;往往指对内部人的痛恨;多用作书面语;“深恶痛绝”偏重于形容痛恨的思想感情方面;多用于书面语。
近 义 词:恨之入骨 痛心疾首 深恶痛绝 
反 义 词:笑容可掬 
成语例句:只见水军头领早把张清解来。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
英语翻译:bite one's lips and graw one's teeth
日语翻译:歯(は)ぎりして悔(くや)しがる
俄语翻译:скрежетáть зубáми
其他语言:<法>grincer des dents <nourrir une haine implacable contre>
成语谜语:斗蟋蟀
成语歇后语老太太吃炒蚕豆

四字成语 比喻的成语 人物心理的成语 怨恨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