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指导>阅读答案>阅读

辽宁省本溪市《马说》比较阅读含答案【汇编三篇】

2023-03-17 02:48 文/幻影

阅读时的眼动是一系列的跳动,跳动本身历时很短,而且不能产生对文字的清晰视觉。对文字的清晰视觉都是在注视时得到的。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辽宁本溪市《马说比较阅读含答案,欢迎阅读。

阅读参考答案:

11.C(2分)

12.⑴鞭策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发挥自己的才能。(2分)

⑵现在的人都知道冯异是个名将。(2分)

13.有人提醒光武帝冯异有谋反之心(1分),冯异大败敌军后,诸将要分他的功劳。

14.【甲】文:埋没、摧残人才(1分);【乙】文:信任、保护人才。

【参考译文】冯异平定了关中,自己认为长时间呆在京城之外,心中不能自安。有人上奏章说冯异威势权利很大,百姓归心,称他为“咸阳王”,光武帝把奏章给冯异看。冯异上书辞职,光武帝下诏说:“将军对于国家,恩情好象子对父,有什么嫌隙和疑虑,使你产生害怕之意?”等到冯异大破敌军,诸位将军想瓜分他的功劳,皇帝下诏书责备大司马以下的官员,说冯异的功劳像山一样。现在的人都知道冯异是个名将,如果不是皇帝的英明,必定遭到谗言的陷害。

阅读题:

1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安求其能千里也 自以久在外,不自安

B.不以千里称也 称异功若丘山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诸将欲分其功

D.然后有千里马 然非君之明

1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⑵今人咸知异为名将。

13.【乙】文中冯异遭遇了哪两件事?(2分)

14.【甲】【乙】两段选文写出了统治者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请分别概括出来。(2分)

阅读原文

辽宁省本溪市】二(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1—14题。(10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冯异①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有人上章②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光武帝以此章示异。异上书谢③。诏④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⑤诮⑥大司马⑦以下,称异功若丘山。今人咸知异为名将,然非君之明,必图谗口矣。

【注释】①冯异:人名,汉代名将。②章:奏章。③谢:谢罪。④诏: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⑤玺书:古代封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⑥诮:qiào,责备。⑦大司马:官名。

#相关文章

说明文《DNA证据也可以伪造》阅读答案

马说补充习题答案

《泡泡儿去旅行》阅读答案

比较分数的大小同步练习答案

负荆请罪阅读答案

水的清浊阅读答案

108个经典神话阅读答案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阅读测试题阅读答案

《上下五千年》阅读测试题阅读答案

《悲惨世界》阅读测试题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