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习题与答案>补充习题答案

人教版部编本1春补充习题答案

2020-05-28 13:26

【夯实基础】

3.B(突出了蜜蜂的多、叫声大,还将蜜蜂人格化,表现了蜜蜂采蜜时的喜庆 气氛。)
4.1.视觉 2.听觉 3.嗅觉 4.视觉 5.听觉 6.触觉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盼春———绘春———迎春———赞春 
2.描绘春天的美景,表现春的美好与活力,抒发对春天的期盼、喜爱和赞美。 
3.答案示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喻体分别侧重描绘了春雨的特点是 细且密、细且亮、细且飘忽的特点,写出了春雨的美感。 
4.最后三段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力。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来临时的无限欣喜,对 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以及受到活力四射的春天的强烈感染与鼓舞。三个语段的 先后次序不能交换。三个比喻“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包含一个由小到大 的成长过程,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二、片段研读 
1.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出各种花争先恐后开花的情形。 
2.“仿佛”一词由实到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3.从触觉写春风的轻柔、温暖;(本答案来自普学网  puXuewang.com)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浓郁(芬芳怡人),从听觉写 春风的和悦(悦耳动听)。 
4.这是采用了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写法,来写出春雨的可爱。 

【拓展阅读】 
1.盼春、感春(绘春)、赞春。 
2.(1)冬天是严酷的、晦暗的;(2)春天是美好的;(3)盼春的心情急切。 
3.修辞手法是拟人 作用:写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赋予春天人的形态。
4.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对春天美景的珍惜与春光易逝的惋惜。 

【一课一诗】 
1.早春(初春)。意象:三两枝的桃花、满地的蒌蒿、抽出短芽的芦苇。 
2.哲理角度:鸭子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这 句诗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从实践中得出。

#相关文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习题5.1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习题6.2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习题8.2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习题8.3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复习题10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习题18.2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习题26.2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复习题29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习题24.2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5.1答案